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中应用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该方法留置套管成功率予以探究。方法:84例患者筛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照组(42例,常规方法)。观察两组的置管效果,对比2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 外周静脉 留置套管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中应用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该方法留置套管成功率予以探究。方法:84例患者筛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照组(42例,常规方法)。观察两组的置管效果,对比2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 外周静脉 留置套管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们临床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同时气道内吸氧和气道湿化是使用氧气管和输液器末端同时放进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外面使用胶布固定在管上,这样不仅阻碍通气而且在护士做吸痰和气管内护理等操作时,需要将两根管路取出后再进行操作,吸痰的过程本身就是造成患者缺氧的过程,这样不仅间断吸氧和气道内湿化,而且取出的管路放置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易引起患者的感染。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课题组创新制作了一款气管套管,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阻碍通气量,中断吸氧和气道内湿化及引起患者感染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气管套管能够在护士做各项护理操作时不间断吸氧和气道湿化,避免继发感染的危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目前该气管套管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新型实用专利(专利申请号: 201710123026.9)。

  • 标签: 多用途 气管套管 研发 应用
  • 简介:摘要 : 静脉留置套管针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为患者带来了便利,减轻了痛苦,方便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广大医务人员能分析原因并探讨改进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静脉留置套管针 使用 问题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瘙痒性皮肤病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使用套管针皮下留置实施治疗,同时配合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则使用普通药物治疗,配合一般临床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皮下留置套管针 瘙痒性皮肤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自制单孔腹腔镜套管在基层医院妇科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5我院妇科收治的64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单孔腹腔镜手术,作为研究组,应用自制的单孔腹腔镜套管,另外32例患者接受常规腹腔镜手术,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等。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6±7.8)min,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出血量(30.1±13.2)ml、排气时间(34.6±5.9)h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4.2±1.3)h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孔腹腔镜手术 自制单孔腹腔镜套管 基层医院 妇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而引起的静脉炎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流程。方法分析静脉留置针所引发的静脉炎的原因,对问题进行锁定,并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护理程序。结果对患者实施护理以后,不同部位留置针所引起的静脉炎明显的得到了减少。结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穿刺的部位以及操作的流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炎 相关因素 护理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下共有60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气管套管吸引技术,实验组患者应用气管套管持续声门下吸引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堵管成功几率较高,相关肺炎的发生几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相关数据均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当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一线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量,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进一步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在防止外渗的过程中应该使用静脉套管针,同时分析静脉套管针的使用方法以及其注射速度对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 年1月—2018 年10月期间作为研究时间段,调取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200 例接受 CT 进行分组并对其研究分析,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0 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率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的造影剂外渗率为 2.36%,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率为 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静脉套管针以及其在合理的注射速度内对防止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现象的出现有十分好的制止作用,能使造影剂外渗率减低的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套管针 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 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留置气管套管患者应用不同体位排痰对缩短留置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 98例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9例。对照组胸背部联合叩击后取侧卧位排痰,而观察组胸背部联合叩击后取坐位排痰。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听诊显效、气管套管留置等时间指标,以及置管 1d、 3d、 7d时每日排痰量。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听诊显效、气管套管留置等时间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置管 1d、 3d、 7d时排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外科留置气管套管患者应用不同体位排痰对留置气管套管时间有不同的结局,其中坐位排痰效果优于侧卧位排痰,提高排痰量,缩短肺部听诊显效、气管套管留置等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气管套管 留置时间 不同体位排痰 坐位 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