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实时监控管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侵入性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加强侵入性护理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加强侵入性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侵入性护理 操作 实时监控管理 分析
  • 简介: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负面的社会公众效应,甚至威胁公众健康。为依法、高效、规范处置医疗废物,我院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医疗废物三级管理体系;制定并不断提升院科两级管理制度的效力与可操作性;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细化医疗废物分类,制作明晰的分类、收集、转运制度及流程标识指引;每年开展医疗废物应急演练和常态化培训;深入临床科室现场规范指导,保障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全程无缝隙、规范化管理,取得良好管理成效.

  • 标签: 医疗废物 管理制度 细化分类 应急演练 无害化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方法针对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从中选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相应的护理管理,分析护理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比较防范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防范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6%,防范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0%,防范后明显低于防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范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要明显高于防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房护理操作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比较多,针对性地给予相应防范措施,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老年 病房护理 操作风险 影响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制订防范措施提供依据,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元月至2015年12月42109人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42109人次中发生不良事件47例,发生率为1.12‰,其中三伏贴占到21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前对患者评估不细致、不充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告知不详尽;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医药基础知识掌握欠;患者健康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结论加强中医护理理论及操作系统化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重视患者评估和护患沟通和医护沟通,做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对策。

  • 标签: 中医护理操作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法,观察组行改良排气法,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法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科提升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游泳及抚触操作对婴儿体格与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对新生儿实施规范游泳及抚触操作,对照组进行传统游泳方式。观察6个月内两组婴儿的体重和身长变化并用Ge-sell量表对两组婴儿的发育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婴儿在1个月时体质重和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婴儿的体质重和身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适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的大运动和个人社交能力观察组更强,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规范游泳及抚触操作有助于婴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

  • 标签: 婴儿 游泳 抚触 体格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