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08年6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临床可凝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进行术前分期。结果膀胱癌的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向腔内肿块,形态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组CT分期与病理相符合25例,准确率为73.3%。结论CT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早期病变分期受到一定限制,对膀胱壁内浸润程度判断不够满意。

  • 标签: 膀胱肿瘤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接受分期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5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护理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合 上消化道出血 分期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简要介绍中药茯苓的药理作用,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理论基础。并通过近几年对中药茯苓相关研究论述的查阅,综述茯苓药理作用。发现茯苓能有效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并增加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茯苓抗肿瘤药物在防治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茯苓 药理作用 免疫功能 恶性肿瘤
  • 简介:多学科会诊能规范肿瘤诊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通过组建会诊团队,明确会诊病例,加强多学科会诊环节管理,使肿瘤诊治更为规范,可使医院投诉发生率明显减少,提高医疗质量和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培养年轻医师,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

  • 标签: 多学科会诊 肿瘤规范诊治 医疗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在肿瘤内科患者中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肿瘤内科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中应用全程健康宣教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肿瘤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5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24例健康体检者的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对照,对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74.1%(40/54),健康体检者的阳性率为4.17%(1/24),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明显比健康体检者阳性率高(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可促进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显著提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诊断 12种血清肿瘤标志物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改善其主要照顾者身心健康状况,以提高肿瘤患者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对患者的全方位照护。方法寻找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从患者及照顾者自身因素两方面来探讨。结论肿瘤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因素、主要照顾者自身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因素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因素等,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可预知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这对提高照顾者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照顾者 身心健康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肿瘤日间门诊开设PICC导管维护中心的实践及体会。我院通过明确PICC门诊的设置、人员组成及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各项规章制度、质控标准,规范培训教学,进行PICC技术专业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解决门诊患者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有效改善输液质量,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同时,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满意度不断上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杜绝了化疗药物外渗情况,为医院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培训了医院护士PICC技术,促进了静脉输液技术不断提高。通过对开设PICC门诊的组织管理、设置及效果的评价,认为使PICC置管护理服务程序化、规范化,符合规范要求,是专科护士培训的有效途径。

  • 标签: PICC 肿瘤日间门诊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不同静脉滴注方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持续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密闭式输液法进行持续化疗,观察组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配合便携式微量泵进行化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合理、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输液情况、渗漏情况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预计和实际输液完成时间差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药物渗漏\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配合便携式微量泵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滴注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方法选用61例在2014年度8月至2015年度8月于本院行疑似甲状腺肿瘤诊断治疗患者,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甲状腺肿瘤情况,而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技术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测技术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技术,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诊断 磁共振
  • 简介:摘要超声检查在孕早期的普及与推广,对妊娠期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检出率大大提升。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肿瘤,在处理方法上尚无定论。但由于危及母儿安全,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妊娠期 子宫肌瘤 卵巢肿瘤 诊治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5.4+3.4)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6.6+3.5)分,满意度为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肿瘤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患者,观察在实施CRRT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TLS患者30例。针对所有TLS患者于临床给予CRRT治疗。针对患者CRRT治疗12小时前的Peep、治疗后的Peep、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患者腹内压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对TLS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TLS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TLS患者于临床选择CRRT给予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措施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获得了有效降低,自身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显著的改善,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12小时CRRT治疗的患者过程中,患者的腹内压未表现出任何的影响(P>0.05)。结论针对TLS患者,在给予CRRT治疗过程中,临床配合给予护理干预,患者的疾病情况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成功凸显CRRT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价值。

  • 标签: CRRT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肺癌患者、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各选择3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运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的CEA(癌胚抗原)、CA125(肿瘤相关抗原125)、CA199(肿瘤相关抗原199)以及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的CEA、CA125、CA199以及NSE水平要高于对照A、B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A和CA199两项指标水平的对比差异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与肺癌诊断和分期判断有着密切联系,联合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有利于对肺病变程度作出有效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地市级医院肿瘤日间病房的建设与管理,总结经验。方法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肿瘤日间病房建立、管理及运营的效果。结果平均住院日较普通住院降低44.12%,平均住院费用降低46.98%,医保节约5087527.2元。结论肿瘤日间病房的建设在缩短病人住院天数、降低费用的同时减轻医保支付压力,有利于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

  • 标签: 地市级医院 日间病房 肿瘤 质量控制 医院经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科31例直肠肿瘤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8例,ESD(粘膜下剥离术)8例,经肛门闭合切割器切除术5例。结果所有3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好,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诊4年无复发。结论选择直肠肿瘤手术的方式应考虑肿瘤的部位、大小、距肛缘的距离,还应考虑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直肠肿瘤;切除方式;合理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静脉输液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10例,依据穿刺方法不同将21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5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头皮针和普通静脉留置针,改良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结果传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输液治疗59例;二次及以上穿刺46例,平均置管时间为3天。改良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且顺利完成长时间治疗,平均置管时间4月。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为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的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用药过程中患者的恐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PICC置管术 肿瘤患者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肿瘤病人化疗后导致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病人3天内恢复正常排便,14例病人7天恢复正常排便。结论化疗后肿瘤病人便秘应该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并给予及时处理,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