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肺部铜绿假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干预铜绿假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肺部双重感染。方法:通过Matlab6.5软件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7年63例铜绿假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感染患者的住院资料,确定院内肺部感染病例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设住院天数危险系数为1,系数小于1的危险因素有19项,系数大于1的危险因素有23项,其中合并感染前2w使用大环内酯类、1w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危险系数均大于80,使用糖肽类和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其危险系数分别为20和55,而使用硝咪唑、磺胺类、青霉素药物为避免双重感染的保护因子,且双重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合并感染前使用大环内酯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肽类抗生素、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曾入住ICU为肺部铜绿假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院内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MDRPA)感染所致老年人肺炎的证候学特征及其转归规律,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33例MDRPA感染所致老年人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入院诊治不同时段的中医证候,并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其证候演变特点以及转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①MDRPA所致老年人肺炎在入院不同时段的中医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痰热壅肺证为主;②证候具有动态演变的特点:邪在肺卫证在入院第4天至第14天时,大多数演变为痰热壅肺证和肺胃热盛证,部分可演变为气阴两虚证和邪陷正脱证,也可好转出院。痰热壅肺证在入院第4天至第21天,大多数演变为气阴两虚证,也可演变为热闭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部分病人也可好转出院,少数可演变为邪在肺卫证。肺胃热盛证在入院第8天至第21天时均演变为气阴两虚证。热闭心包证在入院第15天至第21天时演变为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很少演变为其他证候。结论MDRPA所致老年人肺炎入院不同时段的证候分布不同,并呈现动态演变的过程。

  • 标签: 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老年人 肺炎 证候 转归
  • 简介:铜绿假单是引起医院内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具有检出率高、耐药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感染所致的肺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高,已成为临床医学抗感染领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亟待解决。铜绿假单致病的核心机制之一在于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激发炎症"瀑布效应",可导致脓毒症,甚至脓毒性休克。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的范畴,"正气亏虚、热邪炽盛,毒瘀互结"的病机贯穿在风温肺热病的始终。我院热病课题组发现扶正解毒化瘀方切合这一病机,并对铜绿假单感染所致的肺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该治法方药抑制铜绿假单感染所致的炎症损伤、促进炎症损伤的修复、延缓或抑制甚至可能逆转铜绿假单的耐药、与抗生素协同抑等有关。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炎症瀑布效应 Toll样受体4 扶正解毒化瘀方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铜绿假单、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采用祛腐祛瘀补虚生肌中药,分期辨证,内外结合治疗合并铜绿假单、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在内服中药同时,贴敷、药捻、拖线、蚕食、湿敷、灌注、热烘、垫棉、缠缚等多种外治法分阶段综合有序联合运用。结果:251例中痊愈169例,显效34例,好转45例,未愈3例;痊愈率67.33%,痊愈时间7—191d,平均(57.25±39.46)d。铜绿假单转阴率为92.21%,转阴时间为(22.72±16.16)d;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转阴率为95.56%,转阴时间为(21.16±19.50)d。结论:中医药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促进合并铜绿假单、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及细菌转阴。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铜绿假单孢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医药疗法 内治 外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酪酸梭二联活散治疗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幼儿功能性便秘患儿66例,根据治疗药物分为2组,酪酸梭二联活散组32例,四磨汤联合酪酸梭二联活散治疗组34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两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多个样本率的x2检验。结果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42%,2周后2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磨汤联合酪酸梭二联活散治疗幼儿功能性便秘明显优于单用酪酸梭二联活散,同时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四磨汤 便秘 幼儿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脚踏进松林,呼吸着松脂的香气,轻踩着绵软的松针,顿觉心情神静。而脚下的泥土中,或许就埋藏着能宁心安神的茯苓。

  • 标签: 菌抱松根化茯苓 中医 产品介绍 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为201株(56.8%),革兰阴性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梭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10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为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患儿实施酪酸梭散治疗,观察组 50例患儿实施酪酸梭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 IL-6、 TNF-α水平分别为( 20.64±4.08) pg/ml、( 14.32±5.37) u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26±0.83) pg/ml、( 2.14±0.60) u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2.00%( 41/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8.00%( 49/6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 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鱼石黄汤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效果评价。方法分别制麻鱼石黄汤(包括单组份麻黄、鱼腥草、石膏、黄芩)并制作成含药培养基对MRSA培养24h,记录生长菌落数进行分析.结果麻鱼石黄汤抑效果好于单位药。讨论应用麻鱼石黄汤治疗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尤其耐药菌株,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并可避免由于抗菌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长期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或耐药性,提高临床满意度,使药品得到合理应用,对MRSA、临床治疗多采用万古霉素,时至今日,已发现耐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因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感染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 黄色葡萄菌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的除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与清水擦拭物体表面,对物体表面进行规范微生物监测采样,观察菌落计数。结果2种方法微生物监测结果细菌菌落数均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结论在规范操作下清水擦拭物体表面能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 标签: 含氯消毒液 物体表面 消毒 清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病毒(RSV)感染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22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荧光免疫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包括呼吸道合病毒、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同时进行痰细菌培养和测定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采用ELISA方法)。结果1822例标本中检出病毒阳性标本385例(21.13%),其中RSV抗原阳性175例,检出率45.45%,0-3岁阳性检出数108例(61.71%),其中1岁以内60例(55.55%)。每年1-12月份均有RSV检出,11月-3月份检出率较高。175例呼吸道合病毒感染病例中,诊断为肺炎43例(24.57%),喘息性支气管炎78例(44.57%),上呼吸道感染35例(20%),扁桃体炎9例(5.14%),中耳炎3例(1.71%)其他7例(4%)。伴发热106例(60.57%),喘息87例(49.7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76例(43.42%);C反应蛋白(CRP)升高53例(30.28%);33例(18.85%)混合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23例(13.14%)混合细菌感染,53例(30.38%)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结论RSV感染在天津地区每年冬春季高发,0-3岁是RSV感染的好发年龄,RSV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为主,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为主,易混合副流感III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合胞病毒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