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神经内分泌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NECs)和鳞状细胞(SCCs)的CT鉴别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食管神经内分泌,作为对照组采用1:1匹配抽样纳入22例食管鳞癌;回顾性分析两种肿瘤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评估CT表现的各种分类和连续性变量;连续性变量的CT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最终确定转移性淋巴结大小的最佳界限值。用Kappa检验分类变量两观察者--致性;用ICC检验连续性变量两观察者--致性。结果:食管神经内分泌与鳞癌在临床症状(吞咽困难)、瘤周食管内壁界面形态、增强模式、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大小、肝转移瘤增强模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 鳞状细胞癌 CT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2-2020.2月收治的88例宫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小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宫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住院时间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49例)和观察组(15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观察组行经胸乳入路腔镜下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腔镜外科手术 开放性手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发生在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称子宫颈,是女性最常见生殖道恶性肿瘤,常见于宫颈管及阴道部位,发病机制较复杂,性生活过早或混乱、多产、早育、早婚女性宫颈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女性。宫颈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宫颈癌根治 术后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癌根治术不常规放置颈部引流管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科行择期甲状腺癌根治术31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1例未放置颈部引流管,其余203例放置颈部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BMI指数、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引流组较引流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缩短[(1.51+0.60) d vs (2.75+0.87) d,P

  • 标签: []甲状腺癌根治术 颈部引流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家庭护理干预对膀胱根治术后家庭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3年 8月 -2014年 8月 60例膀胱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门诊随访,观察组 3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家庭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心理及信息支持,科学地指导患者进行造口护理,解决因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造口相关知识知晓、情绪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6.67%;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造口护理知识、造口产品选择和使用、并发症的护理及健康营养知识知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 SAS、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全程家庭护理干预对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造口护理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

  • 标签: 全程家庭护理干预 膀胱癌根治术 家庭健康促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96 例 宫颈患者 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 组 48 例,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照组 48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围术期睡眠质量状况、不良情绪变化状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改善。

  • 标签: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宫颈癌患者 围术期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96 例 宫颈患者 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 组 48 例,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照组 48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围术期睡眠质量状况、不良情绪变化状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改善。

  • 标签: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宫颈癌患者 围术期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子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我院妇科(2018年8月~2020年5月)收治的子宫患者;总例数:80例;分组:根据患者入院登记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SAS、SD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

  • 标签: 人文关怀 子宫癌 SAS SDS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宫颈诊断中应用 HPV、 CA125、 CA153、 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被确诊为宫颈的患者 64例设定为观察组,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64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宫颈诊断中采用 HPV、 CA125、 CA153、 CA199联合检测具有显著效果,对提高诊断敏感性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HPV CA125 CA153 CA199 联合检测 宫颈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封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 黛力新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性疼痛 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100 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 黛力新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 NRS 评分以及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98%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80%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强度 NRS 评分 3.85±0.82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强度 NRS 评分 5.98±1.36 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黛力新的治疗方式效果更佳,对患者的疼痛减弱效果更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硫酸吗啡缓释片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黛力新 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膀胱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群锻炼在改善宫颈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 71 例宫颈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 A 组( n=35 ,盆底肌群锻炼)和 B 组( n=36 ,膀胱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群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子宫脱垂、尿失禁康复及性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B 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康复评分、子宫脱垂康复评分、尿失禁康复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 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膀胱生物反馈 + 盆底肌群锻炼能够使宫颈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尽快恢复盆底肌功能,治愈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生物反馈 盆底肌群锻炼 宫颈癌 盆底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