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社区团队就诊的96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可促进细胞胆固醇的代谢,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银杏叶 他汀类药物 高脂血症
  • 简介: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银杏中萜内酯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5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曲面实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为20.00U.g-1GB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5h,pH4.5,预测总萜内酯的提取率为0.40%。经验证,采用酶法辅助提取工艺时,总萜内酯提取率为0.40%,相对单一乙醇提取法(0.24%)提高了约66.67%。表明由响应曲面法获得的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及优化条件。

  • 标签: 银杏叶 萜内酯 纤维素酶 响应曲面法
  • 简介:今年5月,国家监管部门在飞行检查中发现,部分制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擅自改变银杏提取工艺,存在“分解药品有效成分,影响药品疗效”的风险。这一事件波及到上百家使用问题银杏提取物的药企,其中不乏像河南宛西、哈药、汤臣倍健、深圳海王等知名品牌,不但让银杏片的生产形成了困局.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叶片 安全性 监管部门 节约成本 制药企业
  • 简介:目的观察银杏联合叶酸对糖尿病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血小板、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Hhcy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联合叶酸)36例和对照组(叶酸)34例,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Hcy、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P-选择素、血浆vWF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P-选择素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联合叶酸治疗可下调糖尿病肾病Hhcy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及内皮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银杏叶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P-选择素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GBE)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血管内皮受损的保护作用。方法:5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2只,模型组13只,叶酸组13只及银杏组13只。参照王禄增及WangGP等造成大鼠HHcy模型。空白对照组予1%CMC液2mL灌胃,模型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1.5mg/g体重灌胃,叶酸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叶酸混悬液0.06mg/g体重灌胃,银杏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银杏混悬液0.02mg/g体重灌胃。每日1次,然后给予正常饲料,共8w。8w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测定血浆vWF、FIB、Ps浓度。结果:模型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用药后叶酸组、银杏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BE可能通过降低HHcy血浆vWF、Ps、FIB水平,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HHcy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冯维尔布兰德因子 P-选择素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银杏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住院患者,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4月,止于2022年4月。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研究组使用银杏提取物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均更低,P<0.05。结论:银杏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流状态、降低血黏度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观察GBE50对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M)和GBE50组。GBE50组于每天缺氧后按照80mg.kg-1口服GBE50,21天后观察管腔面积/管总面积(LA%)、RT-PCR测肺组织中的iNOS(诱导性NO合酶)活性的变化、用放免法测血浆中cGMP、N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GMP、LA%明显降低(P〈0.01),iNOS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GBE50组LA%、iNOSmRNA明显下降(P〈0.05)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cGM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50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银杏酮酯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NO合酶
  • 简介:目的:探究银杏片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凝血因子、血栓形成系数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片联合硝苯地平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形成,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 银杏叶片 硝苯地平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在西药降糖降压的基础上用中药六味地黄软胶囊,银杏片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中药干预组与翠纯西药组各143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8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并用成本一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中药干预组18个月后生理功能维度积分及生存质量总积分改善优于翠纯西药组(P〈0.05),且中药干预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率高于单纯西药组(25.86%VS1416%)。中药干预组生存质量量表总积分明显改善率每上升1%所需成本比单纯西药组低18.23%。结论:2型糖尿病早期中药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尽管这种干预增加短期成本,但成本效果比优于单纯西药组。

  • 标签: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软胶囊 银杏叶片 生存质量 药物经济学
  • 简介:笔者曾经在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见到过几株特别高大的树木,树叶茂密,树形优美,据说树龄有60年之久。这就是我国珍贵的树种——银杏树。银杏为我国特产,是中生代孑遗珍贵树种,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为其极盛时期,种类多,分布几乎遍布全球。後由於第四纪冰川入侵,欧洲、北美洲的银杏全部灭绝,现仅我国和日本有一种存活。

  • 标签: 银杏树 化石 植物 种植基地 中药材 北美洲
  • 简介: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律老人。约生於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 标签: 叶天士 清朝 历史 中医
  • 简介:银杏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两亿多年。银杏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美化环境于一体,被誉为“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堪称为“中国的国树”。宋健同志在1997年召开“97银杏国际研讨会“上,对银杏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作了精辟的论述:“银杏是神奇的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这一珍贵的物种在经历了两亿多年的沧桑轮回之后,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下,正焕发出蓄积已久的光彩,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与文明。”

  • 标签: 银杏茶 保健品 功效 清华紫光集团 品牌
  • 简介:喘证是以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出现“喘脱”。作为一个症状,喘症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症时,即称作喘证。因其病因多端,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自古有“内不治喘”的说法。

  • 标签: 喘促 急慢性疾病 呼吸困难 主要表现 不能平卧 病因多
  • 简介:摘要:以连翘为原料,以可溶性固形物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连翘提取工艺;以感官评分为标准确定连翘饮品配方及制备工艺。确定连翘提取工艺为:超声辅助提取,超声功率800 W、提取温度60℃、溶剂用量8倍量,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得率为27.4%;以连翘提取液10%、三氯蔗糖0.75%、柠檬酸0.06%、白砂糖2%,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海藻酸钠3:1:2) 0.15%为连翘饮品配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连翘饮品具有口感好、溶液澄清等特点。

  • 标签: 连翘叶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饮品 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