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也许鲜有人知,慈禧嗜,乃至成癖。慈禧少年得宠,登上太后宝座后,又费尽心机,以至中年便感精力日衰,常常两眼干涩、头晕、视物昏花。慈禧粗通药理,命宫人择解症状。之后,尝到甜头的她还把菊花作为礼品馈赠前来进见的各国使节夫人。

  • 标签: 秘密 眼干涩
  • 简介:目的:研究紫清热片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平皿法和液体稀释法对紫清热片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结果:紫清热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紫清热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 标签: 紫菊清热片 药效学 菌株 体外抗菌实验
  • 简介: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益肾阳类传统中药肉苁蓉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肉苁蓉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松果苷具有神经保护、促进新骨形成、抗氧化、抗组织损伤、抗炎等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植物雌激素因子.现对其药理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肉苁蓉 松果菊苷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亳两种栽培类型(大亳、小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亳和小亳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从大亳、小亳挥发油中分别检出193和237个色谱峰,分别鉴定出51和63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75.53%和78.68%。结论:2种亳栽培类型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樟脑烯、1-辛烯、6-庚烯-2-醇2,6-二甲基、dl-柠檬烯、沉香醇、filifolone、d-葑醇、(S)-顺式-马鞭草烯醇、油环酮、异柠檬醛、马鞭草烯醇、龙脑、α-松油醇、烯酯醋酸盐、马鞭草酮、去氢香橙烯、β-紫罗兰酮、α-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马鞭草酮,在大亳和小亳中的含量分别是14.52%和8.73%;α-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也有一定的含量。亳栽培类型不同,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在数量上和在种类上都有明显区别,结果为安徽亳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安徽亳菊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合并继发性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2例闭合性肾损伤合并继发性出血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认真做好各项护理。结果27例保守治疗,5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保肾成功,康复出院。结论对闭合性肾损伤合并继发性出血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积极抗休克,绝对卧床休息,持续膀胱冲洗,加强对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损伤 出血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冬洗液中药熏洗促进手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冬洗液进行中药熏洗后按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浴后按常规换药处理,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脓液培养情况。结果:治疗15d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89%,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9.7±1.4)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2.5)d,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第5天、10天、15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脓液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冬洗液中药熏洗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中药熏洗 冬菊洗液 手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神农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神农香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3种生境下的神农香中均含有芳樟醇、1-甲基-4-(1-乙酰氧基-1-甲基乙基)-环己-2-烯醇、α-佛手柑油烯、(Z)-β-金合欢烯、大根香叶烯D等,不同生境下神农香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变化较大。结论同生境地引种栽培的神农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特征性突出,为神农香的科学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神农香菊 顶空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不同产地 挥发性成分
  • 简介:目的:探究加减杞地黄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杞地黄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照1组(杞地黄汤组)、对照2组(复方樟柳碱),每组28例。比较3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1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均P〈0.05),3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浓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效果较为明显,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两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与两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减杞地黄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觉功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杞地黄汤或复方樟柳碱,患者血液流变学浓度下降更为明显,不良反应较少,预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眼底病 杞菊地黄汤 复方樟柳碱 血流动力学 视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