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超剂量细辛对SD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细辛2.5g/kg剂量组、细辛5.0g/kg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只,观察各组动物在给药期和恢复期生化指标和肝、肾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各纽大鼠给药期和停药后的恢复期体重、摄食量、AST、ALT、AKP和肝、肾组织病理切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超剂量细辛对SD大鼠的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细辛 超剂量 长期毒性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源的雷公藤多苷对SD雄鼠生育力影响的差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产源的雷公藤多苷灌胃。8周后随机处死一半,取睾丸组织检测指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光镜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雌激素β受体(ERβ)。剩余大鼠与雌鼠1∶1合笼2周,然后计算活产率、产仔率评价生育力。结果各组血清性激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各组ERβ表达,空白组表达值最高,湖南组最低。组间差异比较,3组与空白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江苏组与湖北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湖南组与另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计数产仔数,结果是空白组产仔最多,江苏组次之,湖南、湖北两组接近。组间比较发现,江苏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湖南、湖北两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产仔率结果显示,湖南组最低,该组中有3只雌鼠最终没有受孕。湖南组大鼠不仅产仔率低,并且同期合笼,其雌鼠最早分娩时间比其他组晚10d;其他3组分娩时间一致。各组均无畸形、死产。结论3种不同产源的雷公藤多苷对雄性幼鼠的生育力影响存在差异性。

  • 标签: 雄鼠 雷公藤多苷 生育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心脏、肝脏、肾脏、空肠、回肠、结肠等脏器的病理改变。方法 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对CIA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空肠、回肠、结肠等组织进行组织采集、包埋、切片以及HE染色。结果 肠道发生病理改变,心脏、肝脏、肾脏无明显异常。结论 RA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机体出现炎性反应。

  • 标签: 胶原诱导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冰冻切片 HE染色技术
  • 简介:目的:在二妙丸降低血尿酸抗痛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造模法,开展二妙丸抗痛风的药理药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药理药效中的各组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聚类统计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金属元素。结果:二妙丸具有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药效,并探究了痛风症可能与体内金属离子的作用相关。结论:该实验结果为二妙丸从金属离子的角度对其能够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二妙丸 痛风 ICP-MS 金属组学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血瘀型颈椎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颈椎病模型组和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血瘀型颈椎病模型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肾上腺素法血瘀模型制成。通过动物体征、血液流变学、CD62p验证血瘀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X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Agc0、Col2a1、MMP-13和TIMP-1的基因表达评判椎间盘退变程度证实颈椎病模型的成立。结果: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动物舌质瘀紫、瘀斑,尾色瘀青;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D62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X型胶原表达增高,与正常组和颈椎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gc1、Col2a1和TIMP-1的基因表达降低,MMP-13基因表达增高,Agc1、Col2a1的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颈椎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病、证模型复合的方式建立了大鼠血瘀型颈椎病模型,血瘀可以加重颈椎间盘的退变。

  • 标签: 血瘀 颈椎病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目的:探索制作稳定且成功率高的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方法:分别运用文献报道的电损毁内囊法及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痉挛模型。结果:电损毁内囊法造模失败,且在改变内囊定位、减小电流量及刺激时间后动物死亡率仍然为100%;线栓法造模存活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肌张力评分均符合要求,成活率为80%。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较稳定,且成功率高,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线栓法 电损毁内囊法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消渴丸中药组分与消渴丸、消渴丸化药组分(格列本脲)对GK大鼠心、肾的影响,探索消渴丸中药组分在消渴丸中的作用。方法:消渴丸中药组分、消渴丸、格列本脲连续给药24周后观察心脏、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消渴丸中药组分、消渴丸均能够明显改善GK大鼠心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学以及超微结构,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消渴丸中药组分在消渴丸处方中的作用可能与预防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消渴丸 格列本脲 消渴丸中药组份 GK大鼠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老龄大鼠皮肤老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18月龄老年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围刺组、围刺加足三里组、空白组,并与8月龄青年大鼠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腹部皮肤的可溶性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并应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以及胶原纤维的排列情况。结果:老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器减少,细胞结构退化,同时胶原纤维之间空隙加宽,老化性架桥增多。通过围刺治疗,可以使其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同时,围刺治疗后老年大鼠皮肤的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加,SOD活性无显著变化,而围刺加足三里组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增强。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增强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加皮肤中可溶性胶原含量来改变皮肤的老化外观。配合足三里穴可以增加皮肤的SOD活性。

  • 标签: 针刺疗法 足三里 皮肤老化 羟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香远合剂是控制甲亢高代谢症状的新中药制剂,为观察香远合剂长期服用毒性大小及大鼠各组织器官病理改变。以便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按临床采用灌胃给药途径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设香远合剂大、中、小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口服给药,3次/日,连续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实验大鼠的一般体征、精神状态、毛发、体重、脏器系数、肾功能、肝功能、血液生化、血液学、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大鼠间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组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连续用香远合剂3个月未见明显毒性发生。

  • 标签: 香远合剂 大鼠 安全 毒性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关元、天枢对实验性大鼠肠道茵群失调的影响.方法:将50只清洁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group)、模型组(Modelgroup)、药物组(Medicalgroup)、关元组(CV4group)、天枢组(ST25group),每组10只.用大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和艾灸治疗.1个疗程后,采取各组大鼠新鲜粪便0.1g,应用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Species,B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LBS)、肠杆菌(Enterobactefiaceae,EB)、肠球菌(Enterococcus,EC)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生化鉴定管和比浊法检测不同菌落生长情况和各组菌落数量.结果:艾灸关元穴使BS、LBS数量有所增加;艾灸天枢穴使EB、EC数量有所增加.结论:艾灸不同部位的募穴可以选择性生调整肠道优势益生茵群,从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

  • 标签: 灸法 艾条灸 募穴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肠杆菌
  • 简介:目的:研究温肾养血汤对去势雌性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20只。A、B、c组均切除两侧卵巢,D组切除两侧卵巢下方的部分脂肪。待去势成功后,A组:OVX+胆固醇饮食+温肾养血汤(中药组);B组:OVX+胆固醇饮食+苯甲酸雌二醇组(苯甲酸雌二醇组);C组:0Vx+胆固醇饮食组(胆固醇饮食组);D组:假手术+胆固醇饮食组(假手术组);E组:正常组。饲养6周断头取血,测定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O)的含量。HDL~C、LDL—C采用直接法;CHO采用胆固醇氧化酶终点法。结果:中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假手术组3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固醇饮食组与正常纽比较cH0及LDL—C高于正常纽;而HDL~C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假手术组3组与胆固醇饮食组比较,cH0及LDL—c低于胆固醇饮食组,而HDL—C高于胆固醇饮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肾养血汤能降低去势雌性大鼠的CHO及LDL—C的水平,提高HDL—c的水平,使去势雌性大鼠的脂代谢紊乱状态得到纠正。温肾养血汤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 标签: 温肾养血汤 雌激素替代 CHO HDL-C LDL-C 血脂
  • 简介:目的观察单味中药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芷治疗组、吴茱萸治疗组、川芎治疗组、西比灵治疗组(药物对照)。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d。于末次灌胃1h时,用硝酸甘油10mg/kg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从注射时开始计时,每0.5h为1个时间段记录各组动物挠头次数、爬笼次数,以及耳红和休息时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挠头次数、爬笼次数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不同时间段挠头次数、爬笼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耳红时间缩短(P〈0.01)。结论3种中药均能改善偏头痛动物行为学表现,川芎起效较快,白芷持续时间较长。

  • 标签: 偏头痛 川芎 白芷 吴茱萸 行为学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厅课题《白花丹醌制剂新药临床前研究》桂科计字(2009)92号3-1摘要目的探讨白花丹醌对实验性血瘀证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改变及证侯动态变化。方法将SD大鼠40只在进行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第二周大鼠尾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及每八天大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的基础上供给加入酒精的饮用水,并喂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建立血瘀证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第九周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ALT)、谷草氨基酸转换酶(AST)活性、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改变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行为、体征、排便等改变。结果检测表明血清中ALT、AST、TBIL、HA、LN、CIV的含量及证侯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过程中血清学改变及证侯动态变化反应了与血瘀证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成正性关系。

  • 标签: 血瘀证肝纤维化模型 血清学 证侯
  • 简介:为探讨益气活血中药穴位敷贴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索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经中药贴剂或硝酸甘油贴膜分别贴敷膻中、心俞穴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LDH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LDH比正常组高(P《0.05);各组CK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益气活血外用贴剂穴位敷贴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 标签: 心肌缺血 穴位敷贴 冠心病 益气活血 中药贴剂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海鞘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测定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观察灌胃给予海鞘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葡萄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STZ后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葡萄糖耐量曲线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灌胃给予海鞘3周后实验组空腹血糖明显降低(与给药前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葡萄糖耐量曲线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结论:本实验证实海鞘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

  • 标签: 海鞘 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
  • 简介:目的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观察耳神门穴埋针24小时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用50%FeCl_3化学诱导制造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耳针组采用锨针针刺耳神门,假针组将祛除针的锨针片胶布固定在神门穴上,药物组阿司匹林灌胃60mg/kg一次,利用经颅激光多普勒检测缺血区脑血流,24小时后采用行为学评分测定神经运动功能,TTC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50%FeCl_3贴敷后,脑血流迅速下降,20分钟下降至22%,脑血栓闭塞模型制作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耳神门穴20分钟可显著提高脑血流量(174%),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运动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28.3%),P〈0.01。阿司匹林和假针亦有效,假针效果最差。结论针刺耳神门穴治疗急性脑卒中,能迅速提高脑缺血后脑血流量,从而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减少梗死体积,效果优于药物和假针。

  • 标签: 耳针 脑缺血 激光多普勒 脑血流 脑梗死体积
  • 简介:为研究不同中医治则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作用差异,并探讨其机理.将60只大鼠以DEN诱发大鼠肝癌,并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B)、西药组(C)、全方组(D)、清热组(E)、活血组(F)、健脾组(G),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除A、B两组外,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6W后处死全部大鼠,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及肝组织病理、AFP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所观察的各种中医治则均优于西药化疗,其中全方组、活血组综合疗效较好,而清热组对改善肝组织病理及降低肝组织AFP含量最明显,健脾组疗效较差.结论:清热解毒法在肝癌局部治疗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特点,但多种治法组合后,其综合疗效要优于单一治法,这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病机的复杂性有关.

  • 标签: 肝癌 二元基亚硝胺 DEN 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星期递增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穴组、体穴组,采用“逆针灸”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全血乳酸(LacticAcid,LA)、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游离色氨酸/支链氮基酸(freeTryptophan/BranchedChainAminoAcid,F.TRP/BCAA)的变化。结果:与体穴组相比,头穴组在提高Hb水平,降低BUN、LA水平方面有明显优势伊〈O.05)。在降低CK、F—TRP/BCAA水平方面,更是明显优于体穴组伊〈0.01)。结论:头穴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生化指标。同时降低F-TRP/BCAA水平,抑制5-HT生成,从而有效地改善大鼠疲劳程度。

  • 标签: 头针 针刺疗法 透针 肌肉疲劳 氨基酸 支链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物质(SP)在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门脉高压模型制备对照组仅暴露并游离门静脉主干及左肾上腺静脉。造模2w后分别检测两组的门静脉压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肠黏膜组织VEGF、P物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w实验组大鼠腹壁血管、肠系膜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大鼠有1只可见腹腔内有少量腹水生成,余大鼠及对照组未见明显腹水生成。实验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结肠部位VEGF、P物质的表达及小肠部位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部位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肠黏膜病变(PH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VEGF、SP可能参与了PHE的发生发展。

  • 标签: 门脉高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物质 小肠 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