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阿是”的词义及“阿是穴”原始内涵进行梳理,基于对相关文献的考证与诠释,溯源至“以痛为输”之法以探寻“阿是之法”的雏形,并用语言学方法对相关术语进行鉴别;由此论及“阿是穴”所归属的腧穴近治作用的理论范畴,并通过气街对其进行理论层面的升华。旨在言明“阿是穴”与西方“激痛点”实即体表刺激的近治作用,其观念不同仅因于文化背景之差异。

  • 标签: 阿是穴 以痛为输 腧穴 近治作用 激痛点 干针
  • 简介: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爱尔兰人椎间盘性腰痛(寒湿痹证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病人随机分成热敏灸组(43例)和针刺组(39例),热敏灸组在腰骶部相应部位寻找热敏点,然后在热敏点施灸,使灸感传导,到灸感传导结束后治疗结束,如果不出现灸感,就在相应痛点施灸30min;针刺组取相应的华佗夹脊、背俞穴及委中进行针刺,配穴为环跳、风市、阳陵泉、秩边等,针刺后在腰部加神灯照射,留针30min。每周治疗2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热敏灸组,临床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有效率90.7%(39/43)。针刺组,临床治愈9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有效率87.2%(34/39)。两组间临床治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优于针刺组。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爱尔兰人椎间盘性腰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针刺疗法 热敏灸疗法
  • 简介: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颈夹脊及项丛刺治疗颈性头痛100例,采用项丛刺,纵向取下脑户(位于枕骨下正中凹陷中)、风府、哑门,横向自风府至完骨作6等分,每1等分为1个穴位,左右两侧为12个穴位;另取双侧颈2至颈7夹脊。每日针刺1次,5d为一疗程,间隔2d行下一疗程。治疗1~4个疗程全部病例均达到临床治愈,可见针刺颈夹脊及项丛刺治疗颈性头痛疗效显著。

  • 标签: 颈夹脊 颈源性头痛 项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