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的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分钟,每5分钟为一时间段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为界分成年轻组(n=18)和年长组(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的不平衡系数和Coherence值。结果:在三个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均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组高于年轻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的频率值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提供一种潜在的无创评价方法。

  • 标签: 穴位 穴位侧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量 内关穴 Coherence分析
  • 简介:为完成一篇全面评价穴位刺激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疗效的系统综述而作的研究方案。计划检查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数据,筛选并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由于没有打扰到病人及其家庭,本研究不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许可,系统评价完成后将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

  • 标签: 穴位 腧穴 中风后 痉挛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面神经炎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太极针法 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