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已经正式发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目录(2011年本)》维持2005年本分类不变,仍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上述三类,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中药协会 中成药品 品种
  • 简介:本文综述了目前生产紫杉醇的6种主要途径,通过分析各途径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内生真菌产紫杉醇有望解决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的现状,且对于研究植物来源的天然药物新生产途径的开发及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红豆杉 紫杉醇 内生真菌
  • 简介:通过对全国各大中药材专业市场调研,分析市场走势、需求状况,指导种值者适度发展中药材生产

  • 标签: 中药材 发展 生产
  • 简介: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根。具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玄参是著名浙江省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于磐安、仙居等地。笔者根据科学研究与种植实践经验,制定了《玄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规程》。为规范玄参生产技术,提高玄参商品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玄参科植物 规范化生产 技术标准 规程 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
  • 简介:目的:研究毫菊花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差异,并讨论硫磺熏蒸对亳菊花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硫磺熏蒸前后毫菊花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采用HPLC—DAD色谱法测定毫菊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在硫磺熏蒸前后的含量变化。ZORBAXSB-C18柱(150mm×4.6mm,5μm),甲醇(A)-0.3%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绿原酸)和348nm(木犀草素),柱温25℃。结果:经硫磺熏蒸过后的毫菊花中2、4、7、8、9、10号指纹峰所代表的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亳菊花经硫磺熏蒸过后,绿原酸含量平均值由(3.68±0.06)g·kg。增加为(4.91±0.01)g·kg^-1(P〈0.01),木犀草素含量平均值无显著变化。结论:亳菊花经过硫磺熏蒸后,亳菊花原有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一变化将影响到硫熏亳菊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其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亳菊花 硫磺熏蒸 绿原酸 木犀草素 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差异
  • 简介:通过对珠子参、羽叶三七药用植物生长特性的考察和药材加工技术的总结,制定了利于珠子参药材品质形成的栽培环境选择标准、栽培技术标准、采收加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包装、运输和贮藏标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珠子参生产技术标准规程(SOP),为今后的珠子参药材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珠子参 羽叶三七 栽培规程
  • 简介:通过对忍冬生长发育过程探究和田间生产技术实践,规定了适合于巨鹿县金银花生产的标准技术操作规程。

  • 标签: 巨鹿 金银花 忍冬 操作规程
  • 简介:目的:在玛卡主产区对其生物学特性、种质特征、栽培管理、病虫害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调研,以期为玛卡规范化栽培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海拔、温度、阳光、土壤等生态因子对玛卡生长有很大影响;玛卡自繁自种存在品质退化现象;栽培管理、病虫害管理及采收加工缺少标准影响玛卡品质。结论:长期的自交繁育、混乱的栽培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优质玛卡的可持续生产,应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 标签: 玛卡 生态因子 栽培管理
  • 简介:当前中药材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中药材生产管理模式与对其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提出要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可从改变中药材的生产管理模式入手,来解决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内容为:中药材生产正品化、中药材生产道地化、中药材栽培规范化、野生药材栽培化、中药材初加工的许可管理、中药材的保质期设定、中药材信息可追溯等的生产管理模式.中药材质量受种源、产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保管等多因素影响,中药材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检验只是对结果的一种判定.因此,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工作重点,在于对中药材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将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相结合,才能确保中药材质量.

  • 标签: 中药材 质量 生产管理模式
  • 简介:简述南川玄参产业在重庆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玄参 生产 建议
  • 简介:目的:从银耳孢糖中分离、纯化3种均一多糖,TSP-2a~TSP-2c,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方法:银耳孢糖经DEAE-SephadexA-50分离得TSP-2,进一步采用SephadexG-150分离纯化得TSP-2a~2c,经凝胶色谱法和HPGPC方法鉴定其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色谱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TSP-2、TSP-2a~TSP-2c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促进细胞因子IL-1α、IL-6、IL-8分泌的增加.结果:TSP-2a~TSP-2c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100kD、500kD、400kD.组成糖为岩藻糖(Fuc)、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其结构都以(1→3)一D—Man为主链,并在O-2,O-4,O-6位上有分支点.各均一多糖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结论:TSP-2a~TSP-2c均为一多分枝的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 标签: 银耳孢糖 细胞因子 放射免疫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一株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ilicagel,Rp-18silicagel)和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其结构由核磁共振波谱(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和NOESY)和HRESI-Q-TOFMS解析。结果:从拟盘多毛孢菌的静置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到一个倍半萜化合物(1)和一个已知化合物4-羟基苯乙醇。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拟盘多毛孢菌 新倍半萜 4-羟基苯乙醇
  • 简介:海洋异臭椿类三萜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结构特殊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绵等海洋生物中的异臭椿类三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较多研究.本文拟对海洋异臭椿类三萜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海洋药物 异臭椿类三萜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药效学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福参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法进行结构定,化学沟通法确定绝对构型.结果:分得一个色原酮divaricatol(1).结论:化合物1首次从当归属物中分得.到目前为止,福参中分离到的色原酮类化合物与中药防风的基源植物防(SaposhnikoviadiavaricataSchischk.Syn.LedebouriellaseseloidesWolff)中的色原酮活性成分很相近.

  • 标签: 福参 divaricatol 色原酮化合物 中药材 化学结构 活性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皂苷M1酯化产物的结构。方法:用月桂酸、二亚胺与M1进行酯化反应,采用柱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IR,UPLC/QTOFMS和NMR(1D和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三种化合物,其中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1结构中葡萄糖单元3-OH,4-OH,6-OH位引入酯基。结论:在M1中葡萄糖单元上发生酰化反应,合成出三种新的M1衍生物。

  • 标签: 人参皂苷代谢物M1 酯化产物 合成 NMR
  • 简介:目的: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种类中药渣有机肥对黄芪的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共设处理组五组,分别为CK组(不加有机肥)、麦芽渣处理组、连翘渣处理组、丹皮渣处理组。结果:不同种类中药渣对黄芪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麦芽渣处理作用最明显,能够显著性(P〈0.05)地提高黄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株高和根粗;与对照组相比,麦芽渣处理组能显著提高总根长、总根投影面积以及根尖数。结论:中药渣有机肥能促进黄芪植株的生长,究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中药渣有机肥能改善黄芪的根系结构,提高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 标签: 黄芪 中药渣有机肥 麦芽渣 连翘药渣 丹皮药渣
  • 简介:本文归纳了21世纪以来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抗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症和酶抑制等生物活性,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 简介: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5月,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3.9%,出口价格同比上升7.5%;同时,中药出口企业结构呈现多元化,三资企业出口额占37.7%,民营企业占46.4%。

  • 标签: 企业结构 出口量 多元化 中药类 医药保健品 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