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酸乳杆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儿科小儿腹泻病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蒙脱石散治疗)和观察组37例(联合复方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外观恢复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儿科消化疾病患儿复方酸乳杆菌治疗能够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快速消失,显著提升患儿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验中对儿童急、慢性荨麻疹IgE水平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对实验中酸性粒细胞的变化进行分析,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大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在实验中一共选取123例儿童样本,其中急性荨麻疹的样本数为77例,慢性荨麻疹样本数量为4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酶免荧光法以及VCS的原理进行实验来检测者123例样本中血清总IgE水平。分析特异性IgE和酸性粒细胞之间的比例,对急性与慢性两种荨麻疹患者儿童进行指标数据上的差异。结果:在实验中了解到其中包括有过敏性的血清总IgE水平;特异性IgE阳性率缺少统计的意义,P>0.05。急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儿童酸性粒细胞升高率,之间的差异性五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此次的实验分析中能够了解到在儿童急、慢性荨麻疹的鉴定、诊断过程中,酸性粒细胞比例是不能作为针对分析的指标。而。而IgE则是在无其他过敏性的儿童急性、慢性荨麻疹的鉴定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价值,但是除了这种情况以外,血清总IgE水平则不能改成为诊断中的治疗,还需要结合儿童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准确的诊断。

  • 标签: 儿童急性慢性荨麻疹 嗜酸性粒细胞 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假病毒颗粒,研究Beta变异株假病毒对靶细胞感染性的差异。方法:构建新型冠状Beta病毒突变株假病毒颗粒并对其进行验证与包装;比较其对靶细胞感染的细胞性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Beta变异株S基因的表达载体并验证S蛋白成功表达。结论 Beta变异株比武汉株的感染力更强。

  • 标签: 新冠病毒 假病毒 S蛋白 细胞嗜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总IgE和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453.1±283.3)IU/ml(9/24,37.5%),湿疹组(531.3±224.5)IU/ml(13/16,72.2%),药疹组(489.7±285.2)IU/ml(7/15,46.7%),荨麻疹组(476.1±211.1)IU/ml(5/12,41.7%),接触性皮炎组(514.0±263.6)IU/ml(7/13,53.8%);血液EOS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0.31±0.55)×109L(5/24,20.8%),湿疹组(1.17±1.60)×109L(8/16,50.0%),药疹组(0.48±0.48)×109L(4/15,26.7%),荨麻疹组(0.46±0.52)×109L(3/12,25.0%),接触性皮炎组(0.57±0.73)×109L(4/13,30.7%),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0.54<r<0.24)。结论血清IgE及血液EOS对多数过敏性皮肤病起到了一定作用,能清楚患者过敏的状态,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总IgE、酸性粒细胞检测辅助诊断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诊治的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筛选本院同时期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总IgE、酸性粒细胞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IgE、酸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过敏性皮肤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将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白细胞介素-5(IL-5)、呼出气一氧化氮(NO)值、外周血酸粒细胞计数和生活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IL-5、呼出气NO值、外周血酸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酸粒细胞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效预防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方酸乳杆菌,对两组治疗效果、肠道微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8.05%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无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研究对其行复方酸乳杆菌与四联疗法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100例在2017年2月-2019年12月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50例)、观察组(n=50例),分别行四联疗法、复方酸乳杆菌+四联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相对比,P>0.05,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Hp根除 四联疗法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