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腔粘连作为女性继发不孕常见的病因之一,对女性的生殖功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造成粘连的病因主要为临床手术、高危因素等。而中重度粘连患者更是呈现出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等现象,成为了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 标签: 中重度宫腔粘连 病因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宫术后经注入透明质酸钠联合口服雌孕激素防治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稽留流产及自愿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清宫术后未行特殊处理,观察组清宫术后则给予经注入透明质酸钠联合口服雌孕激素,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宫粘连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粘连状态指标及首次复潮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人纤粘连蛋白(FN)、血清人层粘连蛋白/板层素(LN)、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血清粘连状态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血清FN、LN、TGF-β等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复潮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宫术后经注入透明质酸钠联合口服雌孕激素,可以降低粘连发生率,防治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透明质酸钠 雌孕激素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滋肾汤联合雌孕激素预防肾虚血瘀型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粘连的患者在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子宫内膜厚度、粘连(IUA)评分、月经量改善情况,此外还比较前后内膜TGF-ß1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IU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内膜明显增厚(p<0.01),其中IUA评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TGF-ß1的表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在预防粘连术后再粘连方面有优势,有利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宫腔粘连 肾虚血瘀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 宫腔粘连评分 子宫内膜 月经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凝胶在治疗粘连中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中度粘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应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好转率、月经好转率较对照组高,宫内妊娠率、足月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粘连患者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宫腔粘连 透明质酸钠凝胶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粘连分离手术后应用血管平滑肌电刺激联合雌激素补充治疗手段取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宫粘连分离手术患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均分为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雌激素补充治疗,观察组应用血管平滑肌电刺激联合雌激素补充治疗手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粘连分离手术后应用血管平滑肌电刺激联合雌激素补充治疗手段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刺激 宫腔粘连分离手术 雌激素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手术(人流术)患者接受防粘连液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对预后指标以及粘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月门诊收治人流术患者15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7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于术后向底部注射防粘连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预后指标、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预后指标比较均(P

  • 标签: 防粘连液 屈螺酮炔雌醇片 人流术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宫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该术式与传统开放术式相比,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小、康复速度快等优点,在子宫肌瘤、粘连、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主要针对宫腔镜手术治疗病变相关研究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宫腔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金属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抽取200件人流包中同质污染的金属吸引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予以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研究组予以超声波震荡加酶清洗法。比较两组吸引管清洗质量、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结果:经5倍光源放大镜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棉签检测法多种项目的测定,研究组合格例数98.00%、94.00%、88.00%均高于对照组89.00%、84.00%、74.00%(P<0.05)。研究组表面、管内壁、尾部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3.00%、6.00%、2.00%均低于对照组11.00%、19.00%、9.00%(P<0.05)。结论:金属吸引管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拭应用较为积极,提升吸引管清洗质量的同时降低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金属宫腔吸引管 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 超声波震荡加酶清洗法 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球囊联合卡贝缩素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中随机挑选出7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在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球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球囊联合卡贝缩素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情况,观察组分别为(545.20±23.40)ml、(62.74±15.10)min、(5.03±0.70)周,和对照组相比情况更佳(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是97.14%,和对照组的82.86%相比,观察组情况更理想(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治疗中利用球囊联合卡贝缩素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球囊 卡贝缩宫素 前置胎盘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球囊填塞在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本院分娩产妇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填纱术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观察组以球囊填塞治疗。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腔球囊填塞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球囊填塞和B-lynch缝合治疗对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B-lynch缝合治疗,观察组实施球囊填塞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对比产后6h和24h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腔球囊填塞 B-lynch缝合 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止血球囊预防及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3)和研究组(n=33),常规组不采取措施,研究组利用止血球囊。对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恶露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3%,常规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18%,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恶露时间为(28.40±4.26)d,常规组患者产后恶露时间为(35.69±5.03),研究组产后恶露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利用止血球囊,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缩短患者产后恶露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止血球囊 中央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