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研究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产妇共5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无切口感染的产妇共50例,作为对照组,从多个感染因素展开调查并分析其护理对策。结果通过比较可得出对照组中检查次数>2次为10%(5/50)、胎膜早破为14%(7/50)显著低于观察组检查次数>2次为40%(20/50)、胎膜早破为40%(20/50),而对照组中羊水污染12%(6/50)高于观察组6%(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阴道检查次数过多以及所用的手术时间过长等,因此,在临床医疗中应该积极采用相关预防及临床处理对策,是控制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方面。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护理对策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并分析该护理干预方式对术后排尿排便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肛肠科接收的120例肛肠疾病患者,均采取肛肠外科手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60例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设置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术后排尿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尿困难发生率(1.67%)、排便困难发生率(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28.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1.67%),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至肛肠手术中,可降低术后排便、排尿困难的发生几率,提高肛肠疾病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提倡。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术后 排尿排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普外科术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院内感染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普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综合护理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A和B组,每组各50例。对比观察在不同放射剂量的条件下,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远期生存率以及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不同放射剂量调强放疗后,乳腺靶区计量分布差异明显;②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B组高(P<0.05),3年内生存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③B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更具安全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 剂量 调强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35)与观察组(n=35),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行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术后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术后护理 胃肠手术 早期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对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的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于本研究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不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差很小,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增加幅度更大。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探究。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阑尾炎 术后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特灵治疗宫颈病变手术后持续HPV感染的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病变手术后持续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派特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66.00%(33/50)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0%(49/60)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3、6、9、12个月后HPV清除率为77.24%、85.25%、89.63%、90.12%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56.67%、66.58%、7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病变手术后持续HPV感染患者实施派特灵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提高HPV清除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HPV感染 派特灵 宫颈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94例,将其分为传统组(常规治疗模式)和综合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HSS)低于综合组,且并发症情况高于综合组的患者(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膝关节骨折患者组织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影响。方法以2018年1-12月收治的64例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32例观察组给予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LQO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给予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全面提升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反馈式 早期康复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内营养预适应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肠内营养预适应,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2/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预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预适应 胃癌 并发症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跟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5-2018收治的25例跟骨骨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接受6~18个月的随访,25例患者的切口均在术后14d内愈合,无再发骨髓炎征象和切口感染,且无供区并发症,术后不需要进行计划外手术,均行走自如。采用SamanthaX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后评分平均为3.85分。结论masquelet技术可治疗跟骨骨髓炎清创后骨折缺损,且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masquelet技术 跟骨感染 跟骨 骨髓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疗法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参照组甘露醇消肿治疗,给予研究组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研究组(96.67%),P<0.05。研究组的肿胀消失用时和住院用时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中,中医疗法的疗效较为显著,患者肿胀症状缓解速度较快,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荐。

  • 标签: 骨折 肢体肿胀 中医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患者开展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小儿感染患者(n=300)作为研究对象,以感染类型为基准,分为试验组(n=150)、对照组(n=150),病毒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细菌感染患者为试验组,均开展血常规检验、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评估阳性检出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结果试验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患者开展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显著,可准确区分感染类型,提高临床阳性检出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小儿细菌感染 小儿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