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行苄星青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行卞星青霉的患者 40 例,将随机分为 2 组,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率,血压、疼痛程度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率、血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疼痛程度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小。经护理后,观察组出现 1 例晕厥,而对照组出现 2 例晕厥, 2 例心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低。 结论: 对行苄星青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维持其心率、血压稳定,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等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 门诊 就诊的 86 例需进行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以常规注射方法注射,观察组以改良注射法进行注射,记录仅注射一次就成功的案例,同时评估注射阶段患者疼痛指数。 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较高,疼痛指数评价结果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肌内注射长效青霉时,采取改良注射法进行注射,基本上可以一次成功,并且患者疼痛感明显较轻,该注射法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长效青霉素 肌内注射 改良注射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抢救期间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青霉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到 2022年5月我院首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研究。结合不同药物方案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结 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青霉。对比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在治疗后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 青霉的结合疗效明显,可以实现对患者神经功能的积极恢复,有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青霉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霉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0例青霉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52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23例为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 7例为溶媒不合理的情况、 3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毒性增加的情况以及 5例为重复用药情况,可见,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名高于其他几种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差异显著,( p<0.05);本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35例为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有 20例低血压者、 17名为肝肾受损者、 14名为尿潴留者以及 4名为精神相关症状者,可见,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青霉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

  • 标签: 青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霉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0例青霉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52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23例为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 7例为溶媒不合理的情况、 3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毒性增加的情况以及 5例为重复用药情况,可见,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名高于其他几种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差异显著,( p<0.05);本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35例为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有 20例低血压者、 17名为肝肾受损者、 14名为尿潴留者以及 4名为精神相关症状者,可见,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青霉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

  • 标签: 青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青霉钠治疗对降凝血功能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共300例,以抽签法纳入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青霉钠治疗,比较患者血浆凝血指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血浆凝血指标较差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6.6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青霉钠静脉滴注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机体凝血指标,还可预防或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可推广。

  • 标签: 妊娠晚期 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 血浆凝血指标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联合金银花口服液对隐性梅毒孕妇新生儿的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青霉治疗而研究组添加金银花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转阴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RPR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青霉联合金银花口服液对隐性梅毒孕妇新生儿治疗有效,转阴时间较快,降低了CD4+CD25+T细胞数量,从而改善免疫抑制,提高疗效。

  • 标签: 青霉素 金银花口服液 隐性梅毒孕妇 新生儿的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治疗办法。方法:本文选择5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27例实施联合用药方案,对照组患者27例实施单一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住院天数、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实施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方法 : 利用 excel表格对我院 2010~2014年期间综合重症监护室中各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用药密度、检测菌分离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期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室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密度分别为32.7、 30.12、 29.52、 28.55、 27.15,呈逐年下降趋势。 各年度检测率变化较小,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随用药密度的减少变化不大。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慎重,注意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耐药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结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收入并治疗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治疗组给予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治愈率(97%)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81%);联合治疗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少于治疗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结论:红霉素结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肠炎应用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于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 72 例入组,以数字奇偶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培氟沙星,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急性肠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改良RP-HPLC(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牡丹中的芍药苷与丹酚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SunFire ODS C18(4.5x250mm,5μm),然后以甲醇-水梯度洗脱,控制流速1.0ml/min,在最大的波长下检测,220mm为芍药苷,264mm为丹酚。结果:0.216-2.132μg范围为芍药苷,0.613-6.320μg范围为丹酚且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4,0.9997),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9.65%,丹酥平均回收率为98.96%。结论:采用改良RP-HPLC方法检测,可有效控制牡丹皮质量,且该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好,准确率高,可为牡丹中的芍药苷与丹酚含量测定提高可靠参考。

  • 标签: 牡丹皮 芍药苷 丹皮酚 改良RP-HPLC 含量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所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8 月诊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 90 例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和肺功能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症状好转时间少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阿奇霉素治疗能够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改善肺功能,促进疾病好转,值得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肠炎治疗中阿奇霉素的合理应用的效果 。 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内收治的 急性肠炎 患者 13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65 例采用阿奇霉素直接静脉滴注,实验组 65 例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不同方式的阿奇霉素给药方式实施之后,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根据病情合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临床效果较好 ,就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新版药典颁布后,对阿奇霉素用药标准也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着阿奇霉素药品生产工作,药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完善,方可保证所生产的药品符合药典标准要求。因此,本文基于阿奇霉素药典标准提高的背景,以阿奇霉素冻干粉针剂为例,探究药品生产工艺的改进优化方案,为后续其他药品生产工艺的革新优化提供指导。

  • 标签: 阿奇霉素 药典标准 药品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穿支瓣发生坏死的原因,并探讨改进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7例发生穿支瓣坏死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析坏死原因,提出护理措施并改进。结果: 从2015年1月至2017午9月我科行穿支瓣手术122例,其中7例出现瓣坏死的情况,与护理相关的原因主要是瓣蒂部受压、术后2小时血容量补充不足、患者情绪紧张、疼痛、术后观察护理重点未把握,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操作方法错误。结论:护士熟练掌握穿支瓣的移植特点、术后瓣发生坏死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对策,对穿支瓣的成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穿支皮瓣 坏死 原因分析 护理改进
  • 作者: 王堂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4-21
  • 出处:《大健康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黄荆村卫生站 四川 宜宾 64525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筑行业等发展,空气质量较往年有所下降,这使得不少学龄前的宝宝不幸患上支原体肺炎,该疾病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甚至会威胁宝宝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宝宝存在支原体肺炎的表现需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治疗。通常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常用阿奇霉素,不少家长发现,医生在确立医嘱时会再三强调让家长以“服三停四”的方式喂宝宝服药,这让部分家长感到疑惑和好奇。为了解答这类家长的疑问,降低喂服宝宝药物时发生错误的情况,本文将对“服三停四”这一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