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静脉注射中,针尖会穿透血管壁,使血管发生较大的变形,给人体血管带来损伤,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后果。为了减少血管的变形损伤,本研究使用PVC溶胶材料制成人造血管模型进行静脉穿刺的模拟实验,测量针在行进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对针进入人造血管模型的视频逐帧处理,比对分析针在不同速度下的受力血管变形量。绘制针在不同速度下的力-位移曲线图针尖不同斜面朝向时的血管变形量-速度曲线图。最后运用粘弹性开尔文模型建立了生物组织模型,结合断裂力学的知识,分析验证试验得出的应力速度之间关系。

  • 标签: PVC人造血管 穿刺实验 针尖斜面朝向 血管变形 粘弹性力学模型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Sobel算子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改进算法,用于尿液试纸条图像的边缘检测。首先采用Sobel算子对预处理后的尿液试纸条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粗略的边缘图像;然后采用双结构多尺度形态学算子精准检测。根据图像特点,使用形态学算子时,将膨胀运算开运算进行加权求和,有效地克服了图像的双边缘现象;最后使用顶帽底帽联合运算以增强图像边缘。实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算法信噪比可达到8.6471,边缘连续性指标可达到0.9212,实现了尿液试纸条图像边缘的准确定位清晰成像。

  • 标签: 尿液试纸条 SOBEL算子 数学形态学 边缘检测 图像处理
  • 简介:目的研究观察131碘(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骨代谢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5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2岁。按照131I累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对照组未行131I治疗。对照组1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5.8岁。小剂量组2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46.5岁。中剂量组2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5.9岁。大剂量组14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6.6岁。小、中、大剂量组累积治疗剂量分别为1.1~3.7GBq(30~100mCi)、>3.7~7.4GBq(>100~200mCi)>7.4~17.2GBq(>200~460mCi)。采用唾液腺影像检查评估腮腺颌下腺的摄取分数(UR)排泌分数(ER)。治疗后6个月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131I治疗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腮腺颌下腺UR、SR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剂量组腮腺颌下腺URS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6个月4组行骨代谢指标检测,骨密度(BM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腺无明显损伤,大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腺损伤程度较大,应加强对唾液腺的功能保护。不同剂量的131I治疗对骨代谢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放射性131I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唾液腺功能 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