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并合成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运用1H-NMR和MS法对合成的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进行结构确证。结果合成了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及数十种合成中间体,1H-NMR和MS法对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

  • 标签: 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 合成 1H-NMR MS法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相关内容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临床资料与方法,在得出相应结果的时候,对该项手术方法做了深入讨论。

  • 标签: 腹腔镜 中间入路法 结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ilocyticastrocytomas,PA)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脑肿瘤,在脑胶质瘤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以及生物学表现,肿瘤生长缓慢甚至可自愈,多数可以手术切除,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类型胶质瘤,因此,正确地诊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病理的研究进展发现,Braf基因突变等细胞遗传学异常被认为与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高度相关,本文介绍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中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标签: Braf基因 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P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22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前后表面抗原CD11c、CD80、CD86、CD40、MHCⅡ的变化,探讨H22全细胞抗原致敏DC的机制。方法以粘附贴壁法由小鼠骨髓细胞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和IL-4诱导单核细胞5天成未成熟DC,用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细胞抗原继续培养2天以致敏。测定未致敏DC和致敏后DC的纯度(即CD11c的阳性细胞率),以及其中CD80、CD86、CD40、MHCⅡ表达率。结果致敏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57.55±7.32)%、(54.49±14.20)%、(46.79±8.25)%和(53.94±13.94)%,未致敏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20.01±5.22)%、(24.56±9.08)%、(18.06±5.13)%和(30.24±8.39)%。DC致敏后其表面抗原CD80、CD86、CD40、MHCⅡ表达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贴壁法可培养出较高纯度的DC。反复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全抗原可成功致敏DC,且致敏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MHCⅡ的表达率均明显升高。DC摄取H22抗原后细胞表面MHC-抗原肽复合物表达增多,并引发共刺激分子表达改变是DC致敏的可能机制。

  • 标签: H22细胞 全细胞抗原 致敏 树突状细胞 表型分析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当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肆虐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杀灭而是对其进行转化和“策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让人耳目一新,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有望为白血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5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5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肌麻痹症,经及时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和早期足量应用特效抗毒药物,治愈48例,死亡9例。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救治关键是“四早”,即早期彻底洗胃、早期阿托品化、早期应用特效抗毒药物、早期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阿托品化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以市场上易得的2,3-吡嗪二羧酸酐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环合制得6-(5-氯-2-吡啶基)-5,7-二氧-5,6-二氢吡咯并3,4-b吡嗪(Ⅰ),后经在强极性溶剂中还原,再经多步后处理制得浅黄色粗品,用80%乙醇的水溶液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该合成路线条件缓和、收率较高。

  • 标签: 镇静药 环合 还原 重结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治疗方案对重型中间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2年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重型中间综合征患者38例,分为强化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强化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治疗方案对重型IMS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行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机磷 中毒 中间综合征 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与探究通过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的方法。方法填充剂使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采用0.05mol/L的磷酸二氢钠-甲醇-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结果间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603至7.239ug/ml(r=0.9997),定量限为3.5ng,检测限为1.3ng,回收率为99.83%,RSD为0.82%(n=6)。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十分可靠,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氨基水杨酸钠 间氨基酚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基质细胞 共培养 体外扩增
  • 简介:摘要对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症的急救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呼吸监测、口唇及末梢循环、气道管理及药物观察,重视心理护理,住院18天痊愈。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中间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n=32)与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n=32),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通气改善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有效的改善呼吸肌麻痹状态,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显著,相比于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疗效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以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根治术组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2组观察指标。结果与根治术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更多、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淋巴清扫率,减少术中创伤,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脱落细胞涂片染色法是病理科最常用的、较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清晰地显示出细胞结构,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特别是能早期发现癌细胞。由于方法简单,检查速度快,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也是肿瘤普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取含有脱落细胞的体液或分泌物制成涂片以镜下观察脱落下来的正常或异常细胞形态的变化。

  • 标签: 脱落细胞涂片染色 细胞涂片 脱落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