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鼻饲病人自行拔出鼻饲管的原因,并且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脑卒中鼻饲病人自行拔出鼻饲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护理干预。结果106例脑卒中鼻饲病人,27例出现自行拔管现象,对拔管原因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均积极配合治疗,无自行拔管现象。结论针对患者自行拔出鼻饲管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给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自行拔出鼻饲管的概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自行拔出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鼻饲管满足患者饥饿感的效果。方法通过对照组12人使用传统鼻饲鼻饲法,实验组12人使用改良后的鼻饲鼻饲法。结果对照组每天需鼻饲6~7次,而实验组每天鼻饲4次。结论改良后的鼻饲管可有效减少患者进食次数,减轻饥饿感,满足患者生理需求。

  • 标签: 喉癌术后 鼻饲 鼻饲管 侧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在鼻饲管难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饲管难置患者38例,分别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鼻饲管置管,比较两种方法的置管成功率。结果改良法的一次置管成功率(76.3%)显著高于常规法(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在鼻饲管难置患者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饲管置入 改良法 鼻饲管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CU的住院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 标签: 重症 胃肠道 护理
  • 简介:摘要鼻饲疗法的主体对象是食道、喉部、颈部手术及昏迷的病人。由于胃管自身的局限性,鼻饲需求者从中获取营养成分十分有限,极易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引起低蛋白血症及其他并发症。我科三年来对18例鼻饲患者的营养液进行新的开发,摸索出了一条简单方便、营养均衡、廉价有效的路子,受到鼻饲人群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营养液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RICU的住院患者中,大都由于气管插管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 标签: 胃肠道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脑血管患者进行鼻饲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心得。方法随机平均的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重症脑血管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讨论,对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对另一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早起给予鼻饲设为观察组。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14天内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值,经过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重症脑血管患者早期实施鼻饲肠内营养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为患者康复提供营养支持,增加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脑血管 鼻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昏迷病人能量消耗急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病人的能量需要,所以临床主张以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因此由胃肠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就不可忽视。本文总结了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为患者早日康复创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 标签: 鼻饲并发症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卒中患者鼻饲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早期鼻饲置管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特殊护理与专业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病发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区别显著(P<0.05)。结论应用脑卒中在早期进行鼻饲置管的护理干预可以高效的提高机体的营养指标,为患者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并发症的病发率,提高了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项护理对行鼻饲的机械通气(MV)患者饮食返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MV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予MV专项护理)、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MV时间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机械通气期间,干预组的饮食返流率为11.8%(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12/34)(P<0.05);此外,干预组的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机械通气中可能造成饮食返流的相关隐患,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合理调节体位、改进置管方法及鼻饲方式,准确掌握吸痰时机,可有效预防MV所致鼻饲返流的发生。

  • 标签: MV 鼻饲返流 专项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人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为50例脑卒中患者,病例入院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鼻饲反流误吸的发生情况,分析造成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结果经统计分析,有12例患者发生反流误吸现象,发生率为24.0%,造成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主要有胃管影响、鼻饲体位变化以及鼻饲液量及温度变化。结论导致脑卒中病人鼻饲反流误吸的因素有很多,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和应对工作,以确保鼻饲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反流误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吞咽障碍的患者关于鼻饲饮食护理的方式、方法。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鼻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护理。结果采用上述描述的护理方法对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鼻饲护理,将观察组和对照组鼻饲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出现1例腹泻、1例胃潴留、1例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出现3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2例胃潴留、2例便秘、1例脱管或堵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0%,两组患者鼻饲饮食护理并发生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说明在对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鼻饲饮食护理过程中,选择PUR材质鼻饲管,采用每日6~8次,每次鼻饲量≤200ml,鼻饲间隔时间≥2小时,鼻饲期间抬高床头30~45°,鼻饲结束适当抬高鼻饲管末端,在满足营养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神经内科 吞咽障碍患者 鼻饲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使用匀浆膳食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耳鼻喉科50例喉癌术后患者鼻饲饮食进行指导、观察、跟踪随访。并对匀浆膳食(A)组与普通流质(B)组患者术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结果A组比B组术后康复效果好(P<O.05)。结论指导患者进食合理的匀浆膳食,可以增强营养,促进喉癌术后康复,减少咽瘘的发生。

  • 标签: 喉癌 鼻饲 匀浆膳食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功能Ⅲ级--Ⅴ级的患者不同鼻饲方法对鼻饲的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方法;A组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80cm;B组胃管插入长度延长8-10cm;C组延长胃管插入深度8-10cm并抬高床头30-80cm保持此体位30-60min。将4组方法对食物反流、咳嗽、吸入性肺炎的影响作对比。结果C组使上述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饲时实施延长胃管插入深度8-10cm并抬高床头30-80cm保持此体位30-60min,效果好。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病人或行气管切开的病人,由于不能经口进食,可以通过鼻饲灌注食物、药物、水及其他必要的营养素以供需要。本文对2001年-2006年我院脑外科108例鼻饲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了鼻饲时的注意事项、鼻饲的方法。由于病人昏迷程度不同,是否行气管切开,插管时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要因人而异;鼻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食谱,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当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食物反流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 标签: 颅脑损伤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鼻饲饮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分别进行注射器分次鼻饲、输液管缓慢滴注或连续经泵滴注鼻饲饮食。注意对鼻饲液、鼻饲管的管理,加强对患者及其鼻饲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鼻饲后的效果。结果126例患者中30例能正常鼻饲饮食;另外96例中出现胃液返流26例,消化道出血38例,便秘和腹泻32例,处理后88例好转能继续鼻饲饮食,2例胃液返流者停止鼻饲饮食,改静脉高营养治疗。鼻饲时间7—80天。126例中病情好转回病房者120例,死亡3例,病重自动出院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经尽早鼻饲饮食,进行观察和护理,可有效维护和利用胃肠道正常功能,避免营养不良,增强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鼻饲饮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