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进行常规DSA和3D-DSA检查,对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37例(70%)阳性病例和50例(95%)阳性病例与周围血管显示清晰。结论3D-DSA能多方位观察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准确显示病变的参考角度,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 标签: DSA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优化窦房结动脉三维CT重建,并进行其定量资料测量。方法收集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无冠心病患者,domCT影像数据输入Mimics10.01重建软件进行立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实行退火模拟算法公式对所得图像(血管骨架)进行优化,记录其窦房结动脉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8例单支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旋支。右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起源后,向右后方走行于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耳之间,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左侧窦房结动脉自左旋支起源后,沿左心耳、左心房与升主动脉根部之间向右走行,至右心房附近上行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分析不同性别窦房结动脉个距离参数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适应退火算法计算后,最大程度的优化了误差,使得三维成像更符合血管的实际解剖位置。同时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效率高,应用方便,可为临床窦房结应用解剖提供重要的正常数据。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三维CT 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把扫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传送到AW工作站进行3D、MIP、MPR和VR。结果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为脊柱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检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MSCT 脊柱骨折 3D MIP MPR V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分辨螺旋CT(HRCT)及三维重建(3D)成像技术在小肺癌(直径<3.0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小肺癌(直径<3.0cm)进行HRCT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处理,以最大程度显示病灶特征,并对病变内部结构、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邻近胸膜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出现率较高,而支气管气像、磨玻璃样改变出现率较低。结论经HRCT及三维容积重建清楚直观、立体显示病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及邻近改变,对小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分辨率CT 三维重建 小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照比较,分析两者骨折的诊断率以及骨折线的显示情况。结果DR平片显示骨折121处,漏诊17处;三维重建成像显示骨折138处,脱位8处,准确、直观显示骨折的细节、骨折线走向、骨折断端的移位,同时清晰地显示了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螺旋CT显示骨折直观、清晰,减少DR的漏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逼真的影像资料。

  • 标签: 螺旋CT 三维重建 骨关节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8例因外伤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16层螺旋CT检查,比较患者在两种检查方法下的检出情况。结果68例骨盆骨折患者均能经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确诊,且对骨盆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均优于X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能准确反映骨盆骨折的部位及范围,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减少漏诊、误诊,值得应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三维成像 16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骨骨折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鼻骨骨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曾予以X线平片(对照组)和CT三维重建(研究组)检查;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患者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周围结构关系,且研究组检出率100%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适用于单纯性鼻骨骨折,而CT三维重建检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可用于检测特殊解剖部位变异以及难以区分骨折线者。

  • 标签: X线平片 鼻骨骨折 CT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