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针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的乳房肿块行空针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者中,乳腺癌45例(86.5%),良性病变7例(13.5%);诊断准确率为96.2%(50/52),假阴性率3.8%(2/52),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00%(43/43),无假阳性0%(0/43)。结论空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病变,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门加脐带夹断脐与脐带夹断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脐带夹断脐,对照组采用气门加脐带夹断脐,比较两组脐部出血、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脐带干燥与脱落的时间。结果两种断脐方法脐部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使用气门加脐带夹断脐可以明显缩短脐带干燥和脱落的时间。结论采用气门加脐带夹给新生儿断脐能加快脐带干燥,特别适用于出院快的顺产新生儿。

  • 标签: 气门芯 脐带夹 断脐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置管方法在小儿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按投硬币把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小儿外科科住院患者需要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分成2组,分别采用2种置管方法,正面为观察组121例采用改良穿刺法,反面为对照组131例采用传统穿刺法。对两组患儿穿刺时回血率及送管成功率进行对比,并进行穿刺回血送管成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在回血上无统计学差异(P﹥0.01);在送管成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χ2=10.834,P<0.01,回血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血管分级呈负相关;送管与年龄呈正相关,与置管方法、血管分级、穿刺部位呈负相关。结论采用旋动针与外套管,并适当回退针约1~2mm后穿刺法可以提高穿刺送管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置管方法 回退针芯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联合髓钻孔减压术对比髓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纳入中药联合髓减压植骨术对比髓减压植骨术治疗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指标为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4条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髓减压植骨术较髓减压植骨术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OR2.29,95%CI1.713.06,I2=0%)和总有效率(OR3.65,95%CI2.714.91,I2=16%)。结论目前国内研究显示中药联合髓减压植骨术较髓减压植骨术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和临床治愈率,但是其证据质量较低,未来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锁定技术进一步探讨,找到提高锁定成功率并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医护射线暴露的方法。方法根据髓内钉远端锁钉钉孔间距及不同髓内针尾部直径大小调整瞄准模块结合钻系统准确置入远端锁钉。结论临床上用可调式模块结合钻系统在髓内钉远端置钉锁定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可调式模块 芯钻系统 交锁髓内钉 远端锁定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30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3岁。病程2~26个月。激素长期服用史9例,长期饮酒史6例,创伤史3例,特发性2例。摄双髋关节正位、蛙式位X线片、MRI片进行确诊。根据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Ⅱ期,其中15髋行髓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组,另15髋行髓减压植骨作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平均22个月随访,治疗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8.24上升到86.39分,术后评分明显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7.57分上升到75.3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髓减压植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植骨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1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髓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治疗。对本组患者临床治愈率进行分析,然后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评分、Harris总评分、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本组治愈、好转及未愈患者数分别为6例、8例及1例,本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本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Harris总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3)手术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血管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髓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髓芯减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早期股骨头坏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多孔髓减压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6例中青年股骨头早期无菌性坏死患者,经多孔髓减压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观察股骨头塌陷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经随访确认后期发生股骨头进一步坍陷变形2例,股骨头未进一步坍陷症状改善14例。结论多孔髓减压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头早期坏死 髓芯减压 富血小板血浆(P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降低残死率,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方法通过及时发现,综合分析判断病情,获得最佳治疗机会;在保全生命的基础上,争取脑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结果本组80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出院50例,好转出院20例,死亡l0例。结论要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在成功抢救患者生命后还应努力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诸方面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使患者身心健康的回归社会。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皮微创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固定组(采用经皮微创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以及钢板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钢板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微创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疗效显著,患者的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 空芯加压螺钉 内固定术 TileCl型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管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IP术治疗62例尿道下裂患者。结果62例患者均I期成形尿道。并发尿瘘2例,尿道口狭窄2例。结论TIP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尿道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空肠抽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预防胰漏的疗效。方法本组7例,肿瘤部位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3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病理类型导管细胞腺癌2例,粘液癌2例,乳头状癌3例,7例病人均采用Child术式,空肠抽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结果7例病人术后9~12天拆线,无胰漏及内出血,胆瘘,腹腔内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和胃肠吻合口溃疡,结论采用双捆绑式胰肠吻合方法,无针孔,不影响血液供应,有效防止胰液溢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空肠抽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具有明显减少胰漏的发生。术后效果较满意。

  • 标签: 胰漏 空肠抽芯 胰肠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