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予以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含碘化油栓塞治疗,观察介入治疗后临床疗效1年、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5例患者生存5年以上。34例患者3年、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30•21%(11/34)、1•46%(5/34)。肿瘤临床分期、血管造影表现、动静脉分流、碘油充填类型、扩散转、肝功能因素、年龄、肿瘤直径、TACE治疗次数、TACE前后AFP值及其变化对肝癌介入治疗后长期生存存在影响(P<0•05)。结论患者自身状况、肿瘤期、TACE治疗的次数、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对肝癌介入疗效及预后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探讨原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进展,并分别对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切除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不可切除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复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认为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手段所不无法比拟的优势作用,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并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以及细胞调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其原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将会取得飞跃性的进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外科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术前症状,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的反应,观察探讨整体护理方案,促进恢复。方法对患者行超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术后局部压迫止血。结果由于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未发生不能恢复的并发症,病人满意,效果好。结论实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化疗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和配合工作,可消除病人心理紧张,使治疗顺利进行,术后恢复快,是综合治疗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TACE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栓塞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依据WHO恶性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36例中7例完全缓解,CR率为19.4%,19例部分缓解,PR率为52.8%,6例稳定,SD率为16.7%,4例进展,PD率为11.1%。总有效率(CR+PR)为72.2%。本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食欲下降、轻度呕吐等,以及放疗副反应,包括乏力、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均能耐受,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改善。结论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疗 化疗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中铁(Fe3+)、镁(Mg2+)、铜(Cu2+)、锌(Zn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健康对照组60例血清中上述4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Fe3+、Mg2+、Cu2+含量明显升高,Zn2+含量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Fe3+、Mg2+、Cu2+、Zn2+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35例肝癌组织、31例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LI-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LI-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6%(24/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6%(7/31)和正常组织(0/10)(P<0.05);LI-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LI-cadherin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病灶的检出差异,比较螺旋CT和MRI技术对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为肝癌治疗时确定靶部位积累影像学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6例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检查(CT组)及MRI检查(MRI组),对两种检查方法对肝癌病灶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组采用螺旋CT检查出49例患者的112个肝内病灶及30例患者的100个肝外病灶;MRI组采用MRI检查出54例患者的164个肝内病灶以及36例患者的143个肝外病灶,MRI与螺旋CT检查方法比较肝内外病灶检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检出,MRI检测技术与螺旋CT检测技术比较,其对肝癌的转移灶的检出前者与后者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以螺旋CT检测确定病变区域制定化疗计划时,有针对性的运用MRI技术的影像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癌 病灶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5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TACE术2次后行3DCRT;对照组仅给予TACE术。结果近期瘤体缩小(CR+PR),治疗组76%(19/25),对照组48%(1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2年、3年的生存率治疗组72%(18/25)、40%(10/25)24%(6/25);对照组分别为52%(13/25)、24%(6/25)、12%(3/25)。两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动脉栓塞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116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介入化疗并栓塞(TACE)治疗。结果116例均没有发生胃肠道反应、发热、腹痛、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结论积极规范地做好其并发症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癌 并发症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PHC)中三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特异性标志物糖蛋白CA125与糖类抗原CA199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实验组,包括有原发性肝癌(PHC)组,共50例患者;乙肝丙肝组,共50例患者;肝硬化组,共50例患者;正常对照组,共50例患者。采用特定方法检测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的表达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乙肝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与乙肝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检测所得的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66.5%、81.5%、66.5%。结论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PHC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P CA125 CA19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能否配合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临床效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原发性肝癌经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52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及时观察患者病情,生存时间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治疗后结束后,每月一次随访,同时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肿瘤的大小无明显影响;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能够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明显。

  • 标签: 中医药 肝动脉栓塞化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乙酸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采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乙酸注射法患者做为观察组,25例采用单纯动脉化疗栓塞法患者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3例总有效率为60.9%,对照组25例患者总有效率仅为32.0%,两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乙酸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栓塞 化疗 乙酸 巨块型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病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经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79例,分析体重,喂养方式,前驱症状,检验粪便中轮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咽试子检测支原体。结果肥胖占76.7%,人工喂养占41%,腹泻占27.8%,轮状病毒占22.8%,腺病毒占16.5%,柯萨奇病毒占12.7%,埃可病毒占10.1%,上呼吸道感染占19.0%,支原体占8.9%,麻疹疫苗接种后5天内占2.53%。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与喂养方式、肥胖及病毒感染有关联,与支原体感染及麻疹疫苗接种后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原发性肠套叠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7月到2012年4月这三年的时间里所收治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9例原发性皮肤淋巴癌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患者4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是3例,无效的患者是2例,总有效率是77.7%。结论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上,仍然需要不断探求新的治疗方法,以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 皮肤淋巴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8例原发性卵巢肿瘤病理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到2010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卵巢肿瘤13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检查,磁共振(MRI)及B超检查,提示存在肿瘤,采用病理学诊断确定肿瘤的类型。结果研究对象肿瘤性质分析显示良性为57例,占41.30%,恶性为68例,占49.27,交界性为13例,占9.42%,肿瘤来源研究显示,最多的为生殖细胞原性,为67例,占48.55%。肿瘤分级显示Ⅰ期为34例,占50.00%,Ⅱ期为17例,占25.00%,Ⅲ期为17例,占25.00%。原发性良性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交界性肿瘤治疗后随访1年有2例患者出现盆腔转移,恶性肿瘤采用手术根治治疗和放疗,术后随访1年,生存例数为47例,生存率为69.12%。结论原发性卵巢肿瘤临床分型复杂,诊断明确,采用针对性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原发性卵巢肿瘤 病理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