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头面部损伤伴有颅脑损伤,受伤当时针对颅脑损伤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发现视力下降,该视力下降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 标签: 法医临床 头面部损伤 眼底改变 视力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眼复视的眼外相关病因。方法对38例双眼复视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复视像分析及血糖、血生化、CT、MRI等检查,请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相关科室会诊,明确病因。结果双眼复视的眼外相关病因以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多见,还涉及到颅内肿瘤、Graves病、重症肌无力等。结论双眼复视患者应注重眼外病因的探寻,强调病因诊断的重要性。

  • 标签: 双眼复视 眼外病因 病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眼额肌筋膜瓣悬吊术与双眼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95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行双眼额肌筋膜瓣悬吊术,B组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中度、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5.7%、90.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有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相比有效率更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缩短术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 重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眼复视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123例双眼复视患者的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复视,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9岁。其中5例临床表现为共同性斜视,余118例均表现为非共同性斜视。复视病因主要为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神经源性眼球运动障碍,其次为甲状腺相关疾病、重症肌无力引起的肌源性眼球运动障碍。结论双眼复视常见于年龄较大患者,患者常合并血管性疾病等全身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性复视,以神经源性病因为主。复视患者病因复杂,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误诊。

  • 标签: 复视 斜视 眼球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弱视及斜视患者采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弱视及斜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与对照组的74.29%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期间,应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眼视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降低斜、弱视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弱视 斜视 视觉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对称双眼皮患者实施整形修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3月至2013年06月期间,科室不对称双眼皮整形患者40例,实施小切口整形修复手术,切除多余眶隔脂肪,并实施部分埋线微创重睑修复。结果4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患者双眼皮达到对称效果,所有患者满意。结论针对双眼皮不对称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重睑修复手术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整形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整形修复 不对称双眼皮 微创重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与双眼屈光度、眼别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医院就诊的6-18岁近视非弱视患者266例,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分为非病理性屈光参差组和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两组,经散瞳检影验光,主观验光后用卡洞法检查主视眼,记录结果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①26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中,以右眼为主视眼,即右型(Rtype)167例(6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3)。②双眼球镜度数相同时主视眼为右眼36例(64.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5)。③两组主视眼眼别均与柱镜度数较低眼显著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以右型多见,散光程度(柱镜度数)可能会影响主视眼的选择,而球镜度数及等效球镜度数与主视眼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主视眼 散光 屈光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例双眼造作伤诈盲企图骗取保险公司巨额保险的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分析该患双眼外伤的临床体征、损伤的成伤特点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明确了该患眼部损伤的客观真实视力与其主观视力不相符,具有造作伤的特征。

  • 标签: 造作伤 诈盲 法医临床学鉴定
  • 简介:摘要患者,男,71岁,被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约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诊断为双眼玻璃体混浊、左眼视网膜脱离,20天后随访,出现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光感,因患者病情加重,故未能入院行眼科检查,根据其病情发展及相关检查,该患者可能是淋巴瘤转移至脉络膜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例提醒眼科医生注意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脉络膜转移 视网膜脱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中选取30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开重睑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连续埋线联合小切口去脂整形修复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3%对比参照组(P<0.05)。结论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治疗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推荐应用。

  • 标签: 先天不对称双眼皮 连续埋线联合小切口去脂整形修复术 传统切开重睑成形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对垂直性斜视患儿双眼视觉形成的应用。方法选用我院接诊的19例垂直性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上下直肌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疗效、三级视功能的情况及代偿性头位情况。结果术后疗效治愈(垂直斜视<8△)13例,占68.42%。好转(垂直斜视≥8△,<10△)4例,占21.05%。未愈(垂直斜视≥12△)2例,占10.53%。三级视功能及代偿性头位明显好转。结论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在治疗垂直性斜视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对术后恢复双眼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同视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 垂直性斜视 双眼视觉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融合功能训练对术后眼位及三级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成人共同性斜视术的56例患者按术后是否采取融合功能训练软件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而分为采取该软件进行融合功能训练的观察组与不应用该软件进行融合功能训练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一周、一月、半年、一年斜视度、融合功能、立体视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除术后1年眼位退回率低于对照组外,眼位矫正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觉功能恢复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合功能训练在成人共同性斜视术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在实现眼位矫正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眼位退回率,促进融合功能与立体视觉恢复。

  • 标签: 成人共同性斜视术 融合功能训练 眼位 三级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