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诊断准确性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患者的良性结节超声弹性应变率明显较恶性更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单纯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可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良恶性进行有效诊断,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可不断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弹性应变率 良恶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4例,分别采用冠脉造影术和四维应变技术获得诊断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结果54例患者进行冠心病的诊断,根据4Dstrain结果为,阳性率40.74%,阴性率为59.26%,冠脉造影术的阳性率57.41%,阳性率为43.59%。结论四维应变技术对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超声四维应变 心肌运动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超声和弹性应变率的准确性对比(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性较弹性应变率高(P<0.05);联合诊断准确性和常规超声对比(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对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价值中等,联合常规超声后,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应变率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经过血肿期、机化期、骨痂期3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骨折愈合存在诸多因素,其中应力与微动是主要的因素,两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力能产生微动,同时微动能改变应力1。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不仅需要骨折端良好的接触,骨折周围基本的血运,而且力学和微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标签: 骨折愈合 应力 微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收治的81例患者,术前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联合应用共同诊断,其灵敏度91%,特异度95%,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两者单用,建议共同使用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于48例健康体检者,获取其左室心尖长轴切面、两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的高帧频图像,采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测定各个心肌阶段二维应变值。结果与48例健康体检者相比,冠心病患者中共42例患者的心肌阶段基底部、心尖部相应阶段心尖位长轴收缩峰值应变值、心肌阶段中间部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结论采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对冠心病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地反映局部血流灌注减少造成的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能助于医生对心肌缺血与左室功能受损的早期发现。

  • 标签: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 冠心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60例,依据GRACE危险积分作危险分层(高、中、低危组,n=20)。应用2DSI测量各组患者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心尖部扭转角度(RA)等,对最大应变值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与GRACE危险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NSTE-ACS患者的左室收缩期LS、RS、CS峰值的均值均与GRACE危险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0.72、-0.57,P<0.05),心尖部RA与GRACE危险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2.高危组患者左室收缩期LS、RS、CS均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1)。结论2DSI能无创定量分析NSTE-ACS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部分应变峰值提示NSTE-ACS风险程度,2DSI对NSTE-ACS危险分层起重要的评价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脏病人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IS)特点及卡维地络对其局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高血压心脏病人,应用卡维地络治疗1年,分别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谱勒图像。应用应变积分曲线(IS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应变积分曲线,测量舒张各期的时间、应变积分值及变化幅度。对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高血压心脏病舒张各期依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IS呈负值绝对值增大的梯度变化的规律多数(26/36例,83.33%)消失。②应用卡维地络治疗后,多数节段(386/416段,92.79%)ISC为向上波段,且走形较一致;而治疗前ISC为水平或向下波段(196/288节段,68.06%),且各节段波走形不一致,前后相比,P<0.05。③应用卡维地络后应变积分曲线多为快速向上波段(394/416节段,94.71%);而之前多为水平或向下波段(210/288,72.92%),前后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导致等容舒张期沿长轴方向的局部舒张期应变积分显著异常。应变积分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而卡维地络能显著改善左室局域舒张功能异常。

  • 标签: 应变积分曲线 高血压心脏病 舒张异常 卡维地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局部及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5例,30例健康对照者,所有对象行二维超声检查,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室心尖长轴面、心尖两腔及心尖四腔面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s)、各切面收缩期峰值整体应变(GSL)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平均值(GSL-Av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18节段平均应变值和整体应变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低(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客观的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变化,为早期评价糖尿病心脏功能的改变提供了更敏感更直观的手段。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 糖尿病 应变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应力试验与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联合预测效果,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程度,以合理指导孕期医学照料。方法对2011年5~7月的首诊孕妇进行普查追踪,采用SAS9.2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早产组的宫颈短缩程度高于非早产组(Z=4.7577,P=0.001),且宫颈长度<25mm者其宫颈短缩也明显增加(Z=3.1030,P=0.001)。宫颈短缩作为单项指标预测早产和联合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其特异度分别为0.8421和0.8947。结论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的灵敏度高,在其初筛的基础上,宫颈应力试验可作为复核的重要指标,这将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可能。

  • 标签: 宫颈应力试验 宫颈短缩 宫颈长度 早产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治疗组15例患者应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头侧椎体前上缘到尾侧椎体前下缘之间的距离、Cobb角恢复、骨折前移复位程度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能够巩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的稳定性,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且可以长期维持矫正的效果。

  • 标签: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 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硬度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共15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以3.08为界点判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标准采用改良5分法,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156个占位性病变中,恶性15个,良性141个。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1%,灵敏度99.3%,特异性86.7%。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2.3%,灵敏度99.3%,特异性73.4%。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98.1%,灵敏度98.6%,特异性9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D-STI技术在评价妊高征患者(PIH)左室长轴纵向应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价妊高征孕妇左心功能提供相关佐证。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30例(PIH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获取标准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PIH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结果(1)PIH组左室纵向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IH组及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应变绝对值呈现自基底段到心尖段增加趋势,即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2)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75,P<0.05)。结论左室长轴纵向应变联合左室射血分数可在检测妊高症孕妇左心室早期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斑点追踪 纵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生物应力刺激的方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后制动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方法选择足、踝部骨折、韧带损伤,需外固定或限制活动4~12周以上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生物应力刺激组)、对照组(无生物应力刺激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期患肢跟骨骨密度数据变化,来与自身对比,算出降幅,对比两组病例平均降幅,评价该方法对制动后骨质疏松的防止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伤后/术后3天、伤后/术后2个月骨密度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伤后/术后3个月骨密度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采用生物应力刺激的方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后制动的骨密度值在伤后/术后3个月效果明显。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对于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5例腰椎骨折患者,观察组予以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3例,对照组予以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椎体骨折复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obb角度、水平位移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减少明显,术后矫正率则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人际间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以及总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可较好的改善腰椎骨折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骨折 体外手法复位 垂直应力螺钉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疗及预防。方法对78例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疗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骨折部位跖骨26例,胫骨39例,腓骨10例,跟骨3例。军事训练是应力性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筛查诊断应力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段是依据临床表现、应力性骨折0期诊断标准和X线检查结果;治疗上以减轻训练强度、充分休息为主,并配合理疗等。

  • 标签: 军事训练 应力性骨折 早期诊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体弓弦应力平衡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以便为患者提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非手术疗法方案。方法通过将7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人体弓弦应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骨盆牵引等常规保守疗法治疗,七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七天、十四天及两个月后评价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M-JOA分数)1,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评分和计算改善率的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所得的实验数据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包处理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M-JOA评分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临床疗效分级评定结果对比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21例(60%),显效5例(14.3%),好转5例(14.3%),无效4例(11.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16例(45.7%),显效6例(17.1%),好转8例(22.9%),无效5例(14.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腰背肌功能。

  • 标签: 人体弓弦 应力 超微针刀 盘源性 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