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28层螺旋CT对于盲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临床拟诊为盲部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18例手术,12例抗炎治疗后好转。结果36例盲部病变中,粘液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盲部癌1例,脂肪瘤1例,盲部炎性病灶29例,克罗恩病1例,其中2例CT诊断盲部肿瘤,患者未手术;多层螺旋CT显示盲部病变肠管受侵的范围,肠腔的狭窄,周围改变,强化特点,淋巴结肿大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盲部病变不同特点表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回盲部,回盲部病变,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时揉搓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20例规律透析2年以上患者,每例进行揉搓法和非揉搓法各5次。观察血效果,同时评估透析器凝血状况、输生理盐水用量、血时间等指标。结果应用揉搓法与非揉搓法在透析器凝血状况无明显差异。揉搓法明显减少了输生理盐水用量,减少了血时间。结论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选择揉搓法有效的血措施,尽可能减少透析失血,控制输生理盐水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揉搓法 回输生理盐水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PICC异位胸外侧静脉折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1例PICC异位胸外侧静脉折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处理PICC异位胸外侧静脉折。结论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lcentralcatheter,PICC)置管过程中可因操作者或患者的因素导致导管异位,若处理不及时常导致许多并发症而缩短导管的使用时间。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回折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行TST术后5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TST术后5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课题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普外科行TST手术的90例患者,定期电话及门诊回访术后5年的恢复情况。结果对TST术非常满意20例,满意31例,一般29例,不满意患者有8例,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肛裂、肛门坠胀,复发,出血等症状。结论TST手术相对比较安全,术后5年临床效果较满意,更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混合痔 TST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回医骨伤科学作为医学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迫切需要将回医骨伤科学的教材、教学大纲、见习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计划进行系统制订,突出医理论,体现医骨伤特色。它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

  • 标签: 回医骨伤科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和误诊防范。方法总结分析1995~2005年因诊断失误导致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结果因诊断失误致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2例。结论因对盲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防范误诊的措施是详细地问病史、查体、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

  • 标签: 回盲部肿瘤 阑尾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MSCT诊断盲部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患者的CT、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盲部病变中,肿瘤性病变20例,其中恶性肿瘤16例,CT表现为盲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囊实性肿块,肠管壁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并多发淋巴结;良性肿瘤4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感染性病变28例,CT表现为肠管壁水肿、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部分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见小淋巴结。1例为回肠末端异物合并肠套叠。结论多排螺旋CT对盲部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螺旋CT 回盲部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化力作为医院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所重视。多年来,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为中心,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文化力 核心价值 医院文化 保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常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浓度(Hb)、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1t)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指标激活的凝血时间(SonACT)、血块凝结速率(clotrate,CR)、曲线到达峰值的时间(timetopeak,TP),最大凝血标记值(maximalclotsignal,MCS),血小扳功能(plateletfunction,PF)等凝血参数在回收式自体输血前后的变化,探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应用。

  • 标签: 自体输血 凝血功能 Sonoclot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小儿肠套叠手术方法后的复发率,以便了解盲部固定术是否有助于预防肠套叠术后复发。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5月至2010年9月进行手术治疗的49例肠套叠患儿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单纯肠套叠手术复位;肠套叠复位+盲部固定)分成两组,追踪随访至术后2-6年,比较分析不同手术组患儿肠套叠的复发率。结果单纯肠套叠复位的患儿复发率为12.1%;肠套叠复位+盲部固定的患儿复发率为6.2%。两组间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肠套叠手术复位相比,盲部固定术无助于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

  • 标签: 肠套叠 儿童 回盲部固定术 复发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结肠造瘘术并发症原因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结肠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78例结肠造瘘术后发生并发症35例(44.8%),其中造瘘口坏死10例、造瘘口缩6例、造瘘口旁脓肿5例、狭窄5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4例、造瘘口周围疝2例、造瘘口脱垂1例、内疝1例、出血1例。治疗方法保守造治疗23例、二次手术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并发症由术中和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 标签: 回结肠 造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当中达到辛普森Ⅰ级切除13例,Ⅱ级4例,Ⅲ级1例,经过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当中达到辛普森Ⅰ级切除7例,Ⅱ级7例,Ⅲ级4例,经过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3例患者复发,3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使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通过镜下不同的肿瘤切除手段,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