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要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必须正确的进行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容器,容器的标示要明确,根据检查的目的尿标本可收集晨尿,随机尿和餐后2小时尿,24小时尿,尿培养尿标本;收集的标本最好在30分钟内进行检查,否则应该进行妥善的保存,最常用的是冷藏还有冷冻以及一些化学防腐的方法。

  • 标签: 尿液标本 尿标本的收集 保存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冠完整的牙齿发生牙髓炎的原因。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牙隐裂、牙周病、创伤、牙本质过敏、牙内吸收等均可引起牙髓炎。结论对于有牙髓炎症状而牙冠完整的牙齿应仔细寻找病因,以免漏、误诊。

  • 标签: 牙体缺损 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早期结肠癌病人予以肠系膜完整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结肠癌病人,随机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则是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选择肠系膜完整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所选两组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病人,其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远低于对照组,其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而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早期结肠癌病人实施肠系膜完整切除术,其不仅存活率提升,而且复发率也得以显著降低。

  • 标签: 早期结肠癌 肠系膜完整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n=150),以及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n=150),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6.3±7.3min)、术中出血量(140.7±11.4ml)、切口长度(6.3±1.2cm)肛门排气时间(42.7±13.3h)以及住院天数(9.6±1.8d)均低于对照组,而淋巴结清扫个数(19.9±3.6)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理学分类Ⅰ期、Ⅱ期、Ⅲ期人员比例分别为18.67%、48.00%以及33.33%,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术后六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7%(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清除患者大量淋巴结,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开腹手术 淋巴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44例),分别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传统根治术治疗。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淋巴清扫数量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卫生法教学案例素材的收集与应用情况,为未来开展卫生法教学提供理论技术。方法分别采取问卷调查法、课堂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本地区卫生院校102名教师开展卫生法教学的基本信息;并再通过上述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在卫生法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教师收集、整理案例的途径主要为依靠搜索引擎开展有目的的查找47.06%(48/102);浏览法制频道的近期案例72.55%(74/102);结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报道20.59%(21/102);平时积累87.25%(89/102);教师在应用卫生法教学案例时,主要的应用方法为案例教学法48.04%(49/102);兴趣教学法41.18%(42/102);传统教学法10.78%(11/10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兴趣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三种教学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卫生法教学案例素材的收集与应用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与素材收集方法的创新,通过不断优化相关方法,加深学生对卫生法的认知程度,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 标签: 卫生法教学 案例素材 收集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CP治疗老年人股骨外侧壁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并得到随访的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PCCP髓外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肢体短缩、肢体对线情况,术后随访18~48月,并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手术时间(从切皮到缝合)为59.7+5.2分钟,术中出血67+3.1ml,全部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5.7+3.3周,术后1年Harris评分88.9+3.5分。结论PCCP钢板内固定为老年人股骨外侧壁完整的粗隆间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PCCP 内固定 外侧壁完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根治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肠癌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手法来降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方法成立本科室品管圈,通过大家集思广义,脑力激荡并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策略进行问题改善。结果通过改善措施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由改善前的17.8%下降为改善后的6.6%,目标达成率112%,进步率为63%。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有形成果是设计了适合本科室的ICU终末处理核查单、修改了ICU终末处理流程和ICU护理员终末处理流程,无形成果是全组人员沟通能力、团结协助及QCC手法都有很大的进步。

  • 标签: 品管圈 终末处理 不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胃系膜切除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本院50例病患,随机分组观察组25例病患采用完整胃系膜切除术;对照组25例病患使用姑息性胃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病患有效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4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完整胃系膜切除在胃癌根治术中占有优势,临床值得进一步扩展。

  • 标签: 完整胃系膜切除 胃癌 姑息性胃切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残端肿瘤残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漏率无明显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三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结肠癌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患有结肠癌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方法通过自动及人工检索、筛选相关文献,对比分析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与目前国内外相关吸引器在设计原理、骨收集效率、抗微生物污染、成本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自主设计的吸引器收集骨量高,能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成本较低。结论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设计具有创新性,将为临床提供一种成骨效果好,减少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的自体骨移植器械,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种植 骨收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以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根治术组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2组观察指标。结果与根治术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更多、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淋巴清扫率,减少术中创伤,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施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三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三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治疗中,能够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手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针对留置尿管患者寻找一种最值得信赖的尿液样本收集方法。我们研究了2017年1月—2017年7月进行尿石症手术的130例患者。采用了四种方法收集尿液样本A为夹闭尿管后从导尿管留取中段尿,B为夹闭尿管后直接从导尿管放初始尿留取标本,C为用注射器抽取导尿管内尿液样本,D为更换尿袋后从新尿袋留取尿标本,B组和C组中检测到的白细胞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01)。而A组与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此外,A、B、C、D组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6%、24.6%、19.2%、39.2%,尿常规的阳性率分别为56.1%、88.5%、97.0%和60.0%。A、B、C、D组上面两个参数的一致性率分别为61.6%、27.8%、19.8%和65.3%。因此A组和D组尿样采集的方法值得信赖。更换尿袋留取尿标本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尿石症 尿液样本 尿常规 尿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阻生牙采用微创拔牙技术予以拔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阻生牙需拔除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36例为接受传统牙凿劈冠拔除的对照组病患,36例为接受微创拔牙技术拔除的实验组病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断根、牙窝完整以及术后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78%(1/36)、94.44%(34/36)、2.78%(1/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病患对手术的畏惧症发生率为5.56%(2/36),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0.56%(11/36)(P<0.05)。结论和传统牙凿劈冠拔除术相比,对需拔除阻生牙的病患采用微创拔牙拔除的断根发生率、术后肿胀率均较低,术后牙窝完整性较好,且病患较少出现畏惧症,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阻生牙 微创拔牙技术 牙凿劈冠拔除术 断根 牙窝完整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根治术,其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要提高档案利用率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方法挑选出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我们医院临床上有医院档案的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施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而研究组则利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来管理患者的临床档案。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档案利用率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的查档人数中,医护人员占据最多,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90.00%vs50.00%),两组总利用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档案利用率,发挥档案该有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医院档案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