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胃镜下采用氩气刀与中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糜烂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9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A组患者在胃镜下采用氩气刀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胃镜下采用氩气刀与中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糜烂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治疗后不会基本保护会复发,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胃镜 氩气刀 中药 糜烂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氩气刀联合金属钛夹介入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止血疗效。方法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病例,分别为胃溃疡出血23例,其中8例溃疡基底见血管断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2例,贲门撕裂出血9例,进行内镜下氩气刀联合金属钛夹止血,再次出现时可行二次治疗。结果45例(100%)患者均于治疗后即时止血,9例(占20%)患者分别于3天内再次出血,行第二次镜下止血,其中7例出血停止,3天内总的止血有效率95.5%,2例(4.44%)再次治疗无法止血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急诊胃镜氩气刀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其止血效果显著,,创伤低,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氩气刀 钛夹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3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氩气刀治疗的护理。方法采取有效术前仪器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13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氩气刀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氩气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对16例气道狭窄患者治疗的护理提高。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气道狭窄手术患者16例,对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6例患者共计进行29次治疗,完全有效7例,部分有效7例,轻度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中术后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氩气刀 气道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实验室诊断水平和手段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渐渐被现代医学所依赖,所以,人们也日益关注和重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通常,临床医生认为,实验室血液检验分析结果的误差和变异和实验室本身的操作和分析密不可分。本文探讨和介绍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方法,从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等实验室分析前过程中每个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分析前阶段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是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能及时、充分、有效支持临床诊疗的条件。

  • 标签: 血液检验 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对外周血细胞分析异常结果正确分析,对提高外周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如何对异常检验结果正确分析,以及显微镜下检查在疾病诊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异常检验结果 分析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全科医生的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为医生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20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及个人访谈法,分析此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现状,以便总结出完善全科医生制度的相关措施,更好的服务于百姓。结果通过分析全科医生的现状,其中大专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大,队伍结构不合理,初级职称最多,占60%。专业结构中,医疗技术最大,占33%。其中医疗技术专业比例最大。所有全科医生以接受的培训内容为临床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保健学及基础医学。结论针对全科医生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专业技能,是提高医学水平、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全科医生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245例产后出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5例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分别为宫缩乏力140(57.14%)例,胎盘因素35(14.29%)例,软产道裂伤30(12.24%)例,凝血功能障碍7(2.9%)例,其他原因33(13.47%)例。结论做好产前教育、产时及产后监测、产后出血的处理和出院指导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室发生的投诉事件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总结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发生的10起注射室投诉事件,分别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其特点进行总结性分析,并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观察实施一年后的实际效果。结果经实施注射室护理投诉对策后,注射室护士对护患纠纷事件的防范处理意识明显,在实施对策后的一年内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实施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注射室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且相应制定出对策,可明显减少相似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沟通水平,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产生,对注射室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注射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同检测项目结果的差异。方法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简称GEM3000)与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日立AU5800)分别检测我院137例住院病人动脉血标本血钾、血钠、葡萄糖、乳酸的浓度,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AU5800测定的血钾、血钠高于GEM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测定的血糖、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M3000血气分析仪可替代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做血糖和乳酸检测,但血钾、血钠结果有一定偏差。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的发病原因,为宫外孕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探究宫外孕的发病因素。结果宫外孕患者在腹部手术、性病、避孕药史及流产史等方面与正常孕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及吸烟史上两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的致病因素主要为腹部手术、性病、避孕药使用、流产史等,所以应严格控制以上事件发生,降低宫外孕发生率。

  • 标签: 宫外孕 腹部手术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经络是人体把各个细胞有机组织起来,提供营养,运送垃圾实现人体功能的一种工作机制。经络的“硬件”包括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工作的关键是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软件”。

  • 标签: 工作机制 经络 修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予以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2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正常妊娠产妇12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高危因素主要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位异常、羊水因素、胎盘因素、不良孕产史等,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助产分娩率、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等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比较多,针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特点,积极做好产妇及胎儿的监护工作,保证产妇及围生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高危妊娠产妇 高危因素 治疗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其影响因素包括了医院环境、住院时间、手术状况、抗生素等等。为了解我科切口感染状况,筛查分析出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种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对我科2009年8月~2010年9月手术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566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40例,感染率为7.07%,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依据。结论引发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因素较为复杂,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通过手术室感染控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病区管理、缩短住院时间、规范操作技术、彻底冲洗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术后切口的观察和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仪是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适于临床上床边操作的血气分析仪。因其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目前已ICU危重症状的病情监护室,以及各种临床手术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本文将通过分析和介绍I—STAT血气分析仪的维护方法,来帮助医疗人员解决这些常见问题。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常见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50例处方调剂差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出现差错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应对对策。结果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者药品质量问题、药师配发交代不清楚、药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药师配药错误、药师责任心不强烈以及处方开具错误或者书写不规范等是造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重要原因,其中处方开具错误或者书写不规范是最重要的原因。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错综复杂,因此要针对引发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有效预防与解决,以此来提高药房药物管理水平,降低差错发生率。

  • 标签: 门诊药房处方 调剂差错 原因分析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特点,误诊的原因及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外科200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520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调查对照分析。结果520例术前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中发现误诊30例,误诊率5.7%,误诊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给予相应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拓宽普外科医师的综合医学知识,不断积累教训和总结经验,完善的临床资料和科学的思维是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 标签: 阑尾炎 误诊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围产期保健的关系。方法整理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对其相关治疗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为8.2%,其中早产儿的发生比例为22.7%。明显高于足月儿(6.5%)。低出生体重而的发生率为20.7%,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7.6%),且异常分娩发生率显著高于顺产,臀位牵引的发生率占最高比例,为35.7%。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有效的预防低体重、早产儿的出生等可有效的减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围产期保健 早产儿 臀围牵引 低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儿童的异常反应表现,并探讨接种异常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早期在我中心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给予一般护理的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该组患儿设为一般组,同时将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18例患儿设为整体组,对整体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包括全身异常反应、局部异常反应和其它异常反应三种。实施护理后,一般组患儿的异常反应消失时间为(7.1±1.2)d,与整体组患儿的(4.1±0.9)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表现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