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笔者从调补脾肾、滋肾柔肝出发,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1例,疗效显著,可在以后临床实践中借鉴应用。

  • 标签: 胰腺癌肝脏转移 中医 中药方剂治疗
  • 简介:摘要在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的今天,藏医藏药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笔者以研习典籍文献、走访老藏医等方式对藏医药异同进行探究,旨在阐明藏医药相互渗透,共存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藏医藏药以“隆、赤巴、培根”为核心,在生理、病理和临床辨证施治中都体现了独道的见术,是祖国医学的一个分枝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也是祖国医学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镜次消毒后能安全使用的时间段;方法严格标准的胃镜次消毒,干燥保存,采集存放2小时、6小时、20小时、26小时内腔灌洗液标本35件、35件、35件、20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所有标本均无细菌生长;讨论按我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次消毒胃镜,干燥保存于定期消毒的专用镜房中,26小时内直接用于患者是安全的。

  • 标签: 胃镜末次消毒 内腔染菌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实现学生具备低层次的通科护理能力到高层次专科护理能力的转变。方法选择2006年~2011年我校在3所省级教学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45人,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各科室轮岗实习,包括血液透析室实习2周,观察组在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室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新生儿科之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理论成绩和其他轮转实习科室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别。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能够在不影响综合实习成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学生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获得初级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血液透析专科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小儿支原体(MP)肺炎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82例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82例患儿均有呼吸道感染表现,大部分伴发热,有肺外并发症21例,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有严重肺外并发症患儿加用激素治疗,疗效良好;血MP-IgM和(或)MP-IgG阳性,x线检查肺部均有改变。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测MP-IgM,MP-IgG和胸片检查阳性率高,利于早诊断,早用阿奇霉素治疗治愈率高。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月痰菌未阴转的影响。方法对55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组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对抗结核治疗2月痰菌未阴转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月痰菌未阴转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结核/肺 年龄 结核分枝杆菌 初治涂阳 阴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正压通气在行肺大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将20例行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分为研究组(14例)和对照组(6例),研究组采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正压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单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及麻醉过程均顺利,未发生严重炎性反应和肺损伤病例,对照组患中有2例发生炎性反应,1例肺损伤;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通气后血液动力学平稳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更为平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应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正压通气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氧合功能,避免发生肺损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大泡 低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通气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旺片区215例五保老人基本情况、生存质量及患病治疗情况调查,分析总结康复需求程度及最佳策略。方法运用“基本情况”和“生存质量及康复需求”调查表,了解215例五保老人健康、居住、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患病治疗等情况。结果215例五保老人中需要医疗康复占90.6%,需要心理关爱、居家改善及营养锻炼等占91.6%以上。结论90%以上的五保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需求,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措施,才是全面满足五保老人的康复良策。

  • 标签: 汉旺片区 五保老人 康复 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一例朗格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成功护理,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用药观察及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方面总结出护理经验,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及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 护理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是由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较有成效。几乎所有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都会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但是一直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后期许多情况会出现剂现象。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开始逐渐下降,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这会给医生的治疗和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意在探讨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后期出现剂效应的一些影响预测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剂末现象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实现学生具备低层次的通科护理能力到高层次专科护理能力的转变。方法选择2006年~2011年我校在3所省级教学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45人,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各科室轮岗实习,包括血液透析室实习2周,观察组在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室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新生儿科之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理论成绩和其他轮转实习科室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别。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能够在不影响综合实习成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学生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获得初级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血液透析专科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族与汉族抑郁症患者间甲状腺素T3、T4及TSH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49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组(汉族311例,维族181例)。在同一医院综合内科住院的非抑郁症患者共251例(汉族175维族7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进行血清T3、T4及TSH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维族和汉族抑郁症患者组的T3及T4均低于本民族的对照组P<0.05;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中维、两族的T3、T4及TS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族、汉族患者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维吾尔族 汉族 抑郁症 血清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肺大容量肺灌洗了(WLL)联合防己甲素(TET)治疗尘肺对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改善等指标疗效。方法随机选择96例尘肺病人,分为单纯行WLL(治疗组)。Wll+TET(综合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等指标,观察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短及感冒次数改善情况,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甲素联合大容量灌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大容量灌洗。

  • 标签: 尘肺 汉防己甲素 大容量肺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调控不同呼气CO2分压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术中调控呼吸参数维持气腹后PETCO2为35~39mmHg的34例为A组;另维持PETCO2为40~45mmHg的34例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A组相对于B组,VT在T1-T3时出现明显升高的现象,RR也显著增快,Ppeak在T2、T3时显著升高,PaCO2、PETCO2在T1~T3时显著降低,CERO2、Da-jvO2在T3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术中调控PETCO2为40~45mmHg,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短时字词记忆能力损害。

  • 标签: 术中调控 不同呼气末CO2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二氧化碳监测(ETCO2)在维吾尔族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为防治手术过程中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9月我院维吾尔族手术全麻患者267例,回顾分析临床麻醉中呼二氧化碳监测的应用效果。结果共处理18例麻醉期间的异常情况,其中插管误入食道者3例,机械通气不足者3例,机械通气过度者2例,小气道阻塞者2例,连接处脱离、螺纹管扭曲及机械故障者4例,钠石灰耗竭者3例,手术过程过度牵拉致导管移位1例。结论呼二氧化碳(ETCO2)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灵敏性高,能及时发现全麻期间呼吸功能不全及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 维吾尔族患者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正压肺保护通气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心输出量存在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将120例老年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研究对象为40例,以A、B、C组展开研究。如A组,对其则采取常规通气模式,其潮气量为8mL/kg,PEEP0cmH2O(以1cmH2O=0.098KPa作为计算);B组则保持其潮气量为6mL/kg,PEEP5cmH2O;C组潮气量为为6mL/kg,PEEP8cmH2O,对3组患者血压及心率以及心输出量、动脉血气等展开比较。结果A、B、C3组患者平均的动脉压以及心输出量都较为稳定。而采取呼吸模式之后,发现B、C2组患者在中心静脉压上存在上升趋势,且气道平均压也出现升高情况。结论小潮气量联合5cmH2O及8cmH2OPEEP肺保护通气,能够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在心输出量方面产生较低的影响,且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小潮气量 呼吸末正压 老年人 全身麻醉 心输出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博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方法心博骤停患者86例根据复苏效果分为两组,34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为观察组,52例患者复苏未成功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呼气二氧化碳分压先升高后降低,在T2时达到最高,在T5时降至最低。观察组患者呼气二氧化碳分压持续升高,在T5时达到最高。观察组患者呼气二氧化碳分压在T2、T3、T4、T5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博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二氧化碳分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肺复苏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 标签: 心博骤停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分娩的初产妇,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方式,观察组则使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率,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的护理方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形式及产程进展在临床上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