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规范化管理)、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管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随之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管理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伤口造口患者中展开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分60例伤口造口患者为2组,30例行常规管理为一般组,30例展开规范化的管理为规范组,对照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规范组伤口、造口、失禁方面的评分均显著比一般组高,且规范组96.67%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与一般组的76.67%对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于伤口造口患者展开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可对患者伤口的恢复进行促进,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伤口造口 规范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手术中临时医嘱执行规范率,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通过组建“百合圈”,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对执行手术中临时医嘱执行书写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流程。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选择104例开具术中临时医嘱268条的患者,比较手术中临时医嘱执行的规范率情况,在措施实施后显著比实施前提升了,统计目标达成率情况,为122%,圈员的8项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手术中临时医嘱的执行规范率显著升高了,并且圈员们的责任感与质量管理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升高,整体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术中临时医嘱 执行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对15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籍贯、发病月份、预防接种史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病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6%;病例集中分布在7~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72.67%,6岁以上病例较多,占发病人数的69.33%;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家庭周围环境较差,绝大多数(98%)无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史。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8月份,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方法针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对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以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对流行性腮腺炎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中,分析得出其流行病学特征为男性发病率为56.0%,女性发病率为44.0%,春秋季节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多发于小学中,多发年龄为3~14岁儿童,占总病例的81.8%;应该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并加强对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病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对胎儿肢体畸形行规范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孕妇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行规范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检出肢体畸形胎儿165例,占10.18%,其中畸形手53例,足外翻40例,足内翻41例,对称性四肢短小31例,引产证实胎儿肢体畸形情况与超声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超声检查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对促进优生优育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肢体畸形 规范超声检查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12—2015年儿科就诊人数的分析,发现儿科就诊高峰的规律,合理优化资源,提前做好应对就诊高峰的准备。方法从HIS上导出我院2012—2015年的儿科就诊人数,按不同年份、月份、日期、时段的就诊流量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2—2015年儿科就诊人数大致上逐年增长,3~6月为儿科就诊高峰,2月就诊人数最少,800~900内挂号人数最多。结论儿科就诊规律具季节性、结构性的特点,通过持续的流量监控、准备应急预案、推行预约挂号、招募志愿者、灵活排班等方式,缓解高峰期就诊压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就诊高峰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某院住院药房对皮试药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收集药品说明书,整理筛选皮试药品目录;设计批号更换登记本,对药品上架更换批号进行管理;及时告知病区皮试药品批号更换。结果皮试药品上架时能更正确的推陈出新,把皮试药品的批号更换登记及通知病区工作做好。结论很好的完善了皮试药品的规范管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规避风险,提高药事服务质量。

  • 标签: 皮试药品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丘北县1996~2005年乙脑发病情况,以便指导今后的乙脑防制工作。方法对丘北县近10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来共报告乙脑病例126例,病例散发并呈明显的夏秋季流行高峰,93.65%病例为<15岁儿童,男多于女,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主。结论丘北县近10年乙脑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低有关。控制乙脑应采取以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 标签: 脑炎 虫媒病毒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碘充足的地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4.14%,其中男性的发病率约为1%,老年和育龄妇女是甲状腺结节高发人群,其发病率可高达5%。近年来,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5%~10%甲状腺结节患者会发生甲状腺癌,而且甲状腺癌的发生机率与大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放射线接触史、家族史及其他许多因素紧密相关。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病因 流行病学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对52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特征分析;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结果皮疹发病率100%,发热55.07%,口腔溃疡21.05%,白细胞升高40.13%,中性细胞升高18.81%,淋巴细胞升高71.39%。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幼儿园及托管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发病率较高。523名患者中,2-5岁发病率为87.38%。结论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及环境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必须针对其流行环节及特征,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学龄前 幼托 流行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容县2000~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3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10/10万;呈现春夏季高发的特点;2-15岁组为主要发病年龄对象。结论容县应全面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和控制,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覆盖率,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便秘的取穴规律。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便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针灸治疗时取穴的规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以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穴位针灸频次较高,显著高于气海、关元、脾俞、肾俞、神阙等穴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便秘效果显著的穴位为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以上均属于胃肠经,这为便秘的针灸治疗提供穴位信息,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便秘 取穴 疗效
  • 简介:摘要高血压病症属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是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疾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并发症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针刺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总结资料表明,针刺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有确切的疗效和重大的指导意义。现将针刺治疗高血压的选穴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高血压 针刺 眩晕 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用穴规律。方法在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实施针灸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在治疗时使用的穴位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穴位的使用规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穴位总共有73个,其中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肝俞、三阴交、上脘、膈俞、梁门为常用的10个穴位,且使用频次皆超过10.0%。结论虽然目前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用穴规律上比较混乱,但依然是有迹可循的,其主要还是集中在膀胱经、胃经和任脉等经脉穴位上。

  • 标签: 针灸治疗 慢性胃炎 用穴规律
  • 简介:摘要2015年3月18日晚至3月19日上午止马山县人民医院收诊了12例流行性肢痛症患者,并由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往马山县中学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截止至3月23日晚止,共有83例学生出现了流行性肢痛症的症状。文章主要对这起流行性肢痛症的局部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学校在预防流行性肢痛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流行性肢痛症 局部暴发 研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四川省绵阳江油疾控中心发现某小学南校区一起18例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展开流行病学分析,探究疫情发生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疫情控制。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定义,查看2017年4月17日—5月17日期间学校的缺课记录,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搜索,针对本校区出现病例展开个案调查,针对疫情展开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该校南校区有学生1500名,2017年4月17日—5月16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18例,患病率1.20%,本次患病男生11例,女生7例;病例集中在三(1)班、三(5)班、六(4)班,疫情持续30d。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同班、同餐。结论对于学校应严格落实好晨检制度,对于早期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应及早进行上报并做好消毒隔离干预,防止疫情的传播;加大腮腺炎类疫苗的接种率,建立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屏障,在疫情暴发期做好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等。

  • 标签: 小学生 流行性腮腺炎 疫情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原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海原县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冬春季为流腮发病高峰季节;发病集中在2-15岁人群,占93.49%。结论流腮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2-15岁为主,幼儿园、中、小学校是流腮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腮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分析 免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