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灌肠是临床中一种特殊的给药方式,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病、放射性肠炎等疾病治疗。实施灌肠时,器材选择、操作手法以及患者体位选择都会影响灌肠效果。本文先简要分析了灌肠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应用进展,对灌肠技术相关操作进行综述。

  • 标签: 灌肠 消化内科疾病 结肠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疾病引起大出血的患者采用输血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疾病引起大出血的患者88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实施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消化疾病大出血的治疗效果、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消化疾病大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显著(P<0.05);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疾病引起大出血的患者采用输血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机体凝血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大出血 输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参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检查中止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检查前后的心率、血压较比参照组更为稳定,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应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利于检查顺利进行,同时还可避免其生命体征过度波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疾病 心率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下消化疾病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时的耐受情况,为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下消化疾病患儿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组患儿结肠镜检查中的耐受情况、不同进镜部位与小儿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耐受情况的关系。结果75例患儿在非麻醉状态下完成结肠镜检查,另外5例患儿在麻醉状态下完成结肠镜检查。耐受性耐受性良好24例,耐受性一般54例,耐受性差2例。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2个月至1岁患儿的耐受性最佳,1~7岁患儿的耐受性最差。小儿结肠镜检查耐受性与进镜深度有关,进入肝曲时耐受评分最高,与其他部位的耐受性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下消化疾病行结肠镜检查的耐受性与患儿的意识、心理成熟度以及进镜深度有关。

  • 标签: 小儿下消化道疾病 结肠镜检查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与胃镜检查在上消化疾病诊断中的对比。方法此次选择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上消化疾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其诊断方式分为两组观察A组患者用胃镜检查,观察B组患者用X线钡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X线钡餐与胃镜检查均有其各自特点,将两种检查方式联用可互相弥补不足之处。结论用X线钡餐+胃镜检查诊断上消化疾病患者的符合率高、诊断准确性高,可有效提升上消化疾病检出率。

  • 标签: X线钡餐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彝族上消化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120例彝族上消化疾病患者,分析所有化妆能和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0例彝族上消化疾病患者中,Hp感染108例,感染率为90.22%,不同年龄段之间行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上消化疾病中,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检出率最高,且Hp感染率与饮酒、吸烟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彝族上消化疾病的发生与Hp感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相关性最大;饮酒、吸烟均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Hp 感染 彝族 上消化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39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泮托拉唑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且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钠 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9%,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7%,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对于治疗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104例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施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率相差不大,但是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1±2.7(d),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9.5±2.9(d)。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2小时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再次出血的问题,但是对照组却有9例患者出现了出血问题。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仅为67.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0.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在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时,使用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消化内镜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共计入选80例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2.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因此值得在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过程中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消化内镜 消化道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消化道早癌患者46例,对其进行消化内镜技术诊疗,统计分析其中的患者数据,综合评估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方面的价值。结果在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方面,行内镜根治切除比例分别为41.7%、42.9%、46.2%;诊断准确率为89.1%;在切除病变平均尺寸方面,分别为2.57cm*1.91cm、2.94cm*2.13cm、3.40cm*2.18cm。结论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过程中,应用消化道内镜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诊断率,为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 标签: 消化内镜技术 消化道早癌 诊断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5月,共入选对象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奇数(n=84)纳入对照组,使用多潘立酮治疗,偶数(n=86)纳入观察组联合复方消化酶,持续8周。结果观察组控制率、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积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是治疗PD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急性腹泻消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8例急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4)与参照组(n=44),对参照组患者使用蒙脱石散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使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急性腹泻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急性腹泻 消化内科治 消旋卡多曲 治疗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症、检查以及治疗,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现行的治疗方法有待改进。结论在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穿孔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性气体及腹腔积液,诊断为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并与CT平扫检查结果对照,根据术后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除1例误诊,其余13例均经临床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结论对急腹症患者及早鉴别诊断,患者可及时被给予准确的治疗。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腹症 消化道穿孔 超声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得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控制效果差者198例,控制较好者302例,分析不同控制效果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总结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控制效果的有关因素。结果经分析,患者的学历、体重、年龄、性别、运动、BMI、饮食、心血管知识认知以及嗜酒烟等均对社区慢性心管疾病患者的控制效果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社区医生人员需要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加以了解,有助于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心血管疾病 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的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1896例消化内科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结果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共发生402起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152起为药物使用量过大问题,约占总数的37.8%;114起为重复用药问题,约占总数的28.4%;87起为联合用药不合理问题,约占总数的21.6%;49起为使用药物不合理问题,约占总数的12.2%。结论在消化内科诊治工作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仍然存在,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有药物使用量过大、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及使用药物不合理等,加强用药管理,有效解决问题,是保障消化内科用药安全的基础。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导致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内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药物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因素,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类型来展开,给予对症下药。本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5.0%,患者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为100.0%。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具体发病原因较多,在进行诊治时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来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并且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也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治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浓茶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过度紧张,以心理治疗,采取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促胃肠动力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抑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