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楔状缺损的接触,探究因素与楔状缺损形成的关系。方法从30例受检者中选取30颗口内单象限内单颗楔状缺损和30颗同名未患楔状缺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直接接触测量法及虚拟架分析受检干扰的分布。结果实验组患的工作侧干扰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内单象限内单颗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干扰有关。

  • 标签: 楔状缺损 虚拟架 工作侧干扰 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缺损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缺损患者而言,选择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牙体缺损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牙周病的单纯性周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周治疗,联合组采用周和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单纯组并发症发生率26%,周和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后的探诊深度、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及槽骨密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单纯性牙周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牙周病的单纯性周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周治疗,联合组采用周和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单纯组并发症发生率26%,周和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后的探诊深度、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及槽骨密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单纯性牙周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移动对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直丝托槽以及多型号Ni-Ti弓丝行正畸治疗,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槽骨形态以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槽骨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未发生出血、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6个月后上颌、下颌槽骨密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正畸治疗对槽骨形态影响小,槽骨密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正畸 牙移动 牙槽骨形态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正畸牵引拟减数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挑选50例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患者(共50颗)纳入研究,均施行正畸牵引拟减数治疗,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矫正前与矫正器拆除时各代表牙牙间槽骨密度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矫正前牙弓长度低于矫正器拆除时与矫正器拆除1年后,且矫正前与矫正器拆除1年后各代表牙牙间槽骨密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畸牵引拟减数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佳。

  • 标签: 严重牙周病 牙列拥挤 正畸牵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与对照组(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每组40例,对比两组义齿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义齿修复达标率(95.0%)与患者佩戴义齿后的总满意率(9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采取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方法能够改善义齿修复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槽嵴低平 全口义齿修复 固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经VECTOR周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先就诊的63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6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Grace龈下刮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的病人通过VECTOR周治疗仪予以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前,组间VAS评分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②随访3个月,观察组PLI以及P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病人,予以VECTOR周治疗仪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 标签: VECTOR牙周治疗仪 慢性牙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复杂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4例行复杂磨牙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畏惧症发生率及术中槽窝不完整、断根、牙龈撕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技术在复杂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复杂牙拔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lisfranc(跗跖关节)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关节融合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有无本质上的不同。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lisfranc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融合术,实验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均比实验组差,P<0.05。结论比起关节融合术,在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的过程当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更理想,并发症发生情况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推广价值高。

  • 标签: lisfranc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采用周基础治疗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周基础治疗后,患者3个月、6个月的牙齿菌斑指数、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的深度、周探诊深度等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其效果越明显。结论周基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种植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拔牙后种植患者共76例,患92颗,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在拔牙创窝内进行种植体直接填塞,研究组则在填塞同时实施引导骨再生术(GBR),对比两组患者一期手术6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植骨厚度、骨生长效果、成骨厚度均较对照组更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引导骨再生术对患者拔牙后种植的治疗效果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将其推广应用。

  • 标签: 种植牙 引导骨再生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与槽嵴修整手术对牙齿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牙齿修整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牙齿修复手术,观察组在牙齿修复术前给予牙龈与槽嵴修整手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修复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手术前行牙龈与槽嵴修整手术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修整手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植术治疗外伤性前牙完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40例外伤性前牙完全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再植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再植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6.76%,其中脱位时间在60min以内的33颗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脱位时间在60min以上的35颗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不同牙齿脱位时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再植术在外伤性前牙完全脱位治疗中疗效确切,且脱位离体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 标签: 牙再植术 外伤性前牙完全脱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后,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8/30)。结论在对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其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牙髓病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丽奥局部给药用于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口腔科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6例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派丽奥局部给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PLI、PD、BI、G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派丽奥局部给药对周-牙髓联合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派丽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重度牙周炎失致无牙颌患者行种植固定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乔牙科诊所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60例因重度牙周炎失致无牙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种植固定修复并平均随访46个月,对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全部患者上、下颌间mPLI和mSBI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随访1年患者上、下颌间mPLI(0.85±0.53)、(0.88±0.54)和mSBI(0.56±0.55)、(0.63±0.54)(P>0.05);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随访3年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随访时间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失致无牙颌患者进行种植固定修复,短期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重度牙周炎 无牙颌 固定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屏障技术,同时对该技术的适应症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10例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的患者,采用屏障技术保留患唇侧部分残片,于拔牙窝内行即刻种植,Bil-Oss骨粉充填骨缺损区及植体与残片之间,6个月后二期手术,然后取模型并行完成种植体支持的单颗冠修复。结果10例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的患者,通过屏障技术完成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最后通过种植体支持的单冠完成缺的修复,目前随访半年到两年,效果良好。结论屏障技术能够保留部分残片,从而保存牙周膜,减少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板的吸收,减少牙龈退缩,达到美学种植的目的。

  • 标签: 即刻种植 牙屏障技术 前牙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骨联合异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64例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分期清创植骨治疗;与实验组32例,采用一期开放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1%),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一期开放植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期清创植骨治疗。

  • 标签: 自体骨 异体骨 开放植骨 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前牙透明预成冠在修复乳前牙大面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乳前牙大面积缺损病例共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乳前牙透明预成冠修复,共41例81颗患,对照组采用树脂充填,共20例44颗患,回访对比两组间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修复成功率。结果在3、6、9、12个月时实验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8.8%、96.3%、91.4%、90.1%,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81.8%、68.2%、65.9%、63.6%,同时期实验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前牙透明预成冠用于乳前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树脂直接充填,效果稳固,是理想的乳前牙修复方式。

  • 标签: 透明预成冠 乳前牙 大面积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