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本文就2014年吉林省榆树村乙肝病情,进行分析。乙肝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以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强疫情及抗体监测,建立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

  • 标签: 榆树市 2014年 乙肝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此起疫情的流行因素,为疫情定性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个案调查表》内容对病例进行调查,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学校有在校学生143人,发生疑似伤寒病例20人,罹患率为13.99%;通过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查、2次血清肥达试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体征,排除伤寒疫情,诊断为其他疾病。结论学校伤寒疫情定性要准,诊断须谨慎,采样要相对全面,控制措施要早。

  • 标签: 学校 伤寒病例 调查诊断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由于日本冈山县笠冈市的一家养鸡场1月14日至15日检测出了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冈山县从16日开始对该疫点的约20万只鸡进行防疫扑杀。这是今冬日本发现的第四起家禽感染禽流感疫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07—2013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探讨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2007—2013年贵州省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分析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结果2007—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26587例,年均报告发病数为379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60/10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38.00/10万下降到26.17/10万;学生肺结核发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为1.711;15~19岁年龄组发病最高;全年均有病例数报告,均以4、5月病例数较高,1、2月病例数较少。结论贵州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态势尚存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仍任重道远。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 学生 贵州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指标,建立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模型。方法我县2010年1月起建立传染病早期预警模型,对我县传染病患者早期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寻找传染病的疫情预警指标,将疫情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目标传染病的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事件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早期发出警报,使相关责任部门及事件影响目标人群及时做出反应,预防或减少目标传染病的危害。结论对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的主要模型分析,能够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早期预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率由26.83/10万上升到265.31/10万,年均增长速度为147.87%,重症47例,死亡2例,死亡率0.03/10万,病死率0.022%。以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海拔较低的乡镇为高发。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占78.67%,5岁以下儿童占92.25%。男女RR为1.862,5~6月为发病高峰期,EV71型感染为主,71.10%患者有跨地区就医经历。结论南安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重症病例多,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疫情监测,发现聚集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在流动人口多、人口密集的乡镇、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防控措施技术指导;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救治能力建设,提高早诊、早治水平。对新生儿体温过低现象,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 标签: 传染病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江县2005-2014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4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2005-2014年报告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例9037例,人群发病率为133.00/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为1.431;各型肝炎人群发病率分别为甲肝5.46/10万、乙肝121.54/10万、丙肝2.19/10万、戊肝0.53/10万、未分型肝炎2.86/10万;病毒性肝炎发病以15~59岁人群为主,农民、学生和家务及待业发病人数占67.36%,干部职员、工人、教师占7.63%,商业服务、民工和离退人员占5.86%%;肝炎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以乙型肝炎为主。结论通江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病毒性肝炎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 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河池市实施“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简称降消)”项目前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和特点,为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收集了2004、2012年河池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2004、2012年河池市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的新生儿破伤风资料,并进行调查、整理、对比分析。结果2005年之后河池市11个县(市、区)各县相继实施“降消”项目,通过加强宣教、给予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补助后住院分娩率大幅度提高,采取消毒接生后,河池市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从2004年的1.55‰降到2012年的0。结论实施“降消”项目,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采取消毒接生,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必须采取在高危地区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加强监测、宣传和基础卫生服务等综合措施。

  • 标签: &ldquo 降消&rdquo 项目 消除 新生儿破伤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9-2014年攀枝花市东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4年东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2465例,死亡46例,年均发病率539.61/10万,病死率0.37%。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肠道传染病6602例,年均发病率285.80/10万,占52.96%;呼吸道传染病3230例,年均发病率139.83/10万,占25.91%;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594例,年均发病率112.29/10万,占20.81%;虫媒及其他传染病39例,年均发病率1.69/10万,占0.31%。结论2009-201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继续加大肠道传染病、肺结核及乙肝的防治力度。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疫情分析 发病率 构成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2-2014年西夏区手足口病疫情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制定和调整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西夏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现状资料。结果2012年西夏区患手足口病病例总共396例,无死亡;2013年西夏区患手足口病病例总共413例,无死亡;2014年西夏区患手足口病病例总共436例,无死亡。结论依据调查,西夏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呈上升趋势,我们必须加强防控手足口病的措施和监测。防止疫情的扩散,并且实时分析疫情的形势,依据分析出的结论,并以疫情的特点为依据,及时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 标签: 西夏区 手足口病疫情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花木社区2011—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社区手足口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花木社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花木社区共发生手足口病791例,5~7月份病例数最多,占52.21%。男女比例为1.661。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49.18%和44.12%。1~5岁儿童发病最多,占85.34%。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3起,暴发疫情1起,早教中心聚集性疫情4起,家庭小区聚集性疫情7起。结论应重点加强对幼儿聚集场所特别是幼托机构、早教中心等场所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早期发现病例,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聚集性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2013年法定传染病中儿童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方法对2011年—2013年我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儿童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占总食源性疾病的百分率为97.5%,高发季节为第4季度;伤寒、细菌性痢疾占总食源性疾病的0.13%、0.93%,高发季节均为第3季度。结论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季节性发病明显,健康指导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起到预防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11月1日至2011年12月24日发生在平塘县某镇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病82例,罹患率为14.75%,发病主要集中在三年级,共计35例,占发病总数的42.68%,班级之间发病有明显差异(X2=151.15,P<0.01),男女性别比为3.11。结论疾病监测敏感性不强,疫情处置不及时,是本次疫情爆发、蔓延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的流行特征,掌握疫情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为今后流行性腮腺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08例,男女性别比为11.03,罹患率为11.76%,疫情持续时间为76天,全校各年级均有病例发生,经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主要手段,宣传教育、隔离治疗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