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单位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提高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方法采取体格检查及乳腺B超等辅助检查,资料收集、录入和审核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患病。结论广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较高,应加强乳腺疾病的防治及普查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检查能力。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健康教育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获得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以往麻疹发病阶段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麻疹接种前,具有很高的自发性,发病高。其次,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麻疹的发病,使其成为低发状态,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即麻疹疫苗接种越高,麻疹发病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后,不断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同时,在免疫屏障的支持下,显示即便麻疹控制不足100%,也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麻疹的目的。

  • 标签: 麻疹 疫苗接种 发病率 关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并调查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初产妇128名,使用自拟问卷调查初产妇基本情况,利用抑郁评分表对孕妇产后抑郁的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回顾分析各种情况下产后抑郁发病情况。结果128名孕妇共发生产后抑郁48名,发病37.5%。调查分析后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与教育水平、新生儿健康状况和性别、家庭情况及产后护理程度等有极大关系。结论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对初产妇产前针对教育、降低产后抑郁发病、提升母婴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发病率 发病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州细菌性阴道病(BV)在不同育龄妇女人群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提高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妇科门诊中的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387例疑为BV的妇女进行检查分析,7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Amsel’s标准法诊断,结果387例门诊病人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62例(41.86%),其中青春期妇女的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为23.09%,生育期妇女的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为49.18%,围绝经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为13.04。结论生育期妇女BV的患病明显高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并将细菌性阴道病的防治列入基层妇科门诊常规。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门诊发病率
  • 简介:摘要探索和分析肺结核病近几年来发病上升的因素。肺结核病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无下降趋势,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散发及小流行。肺结核的传播已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及威胁;给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及时纠正及防治,肺结核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易出现较大流行。只有找出肺结核发病的原因,才能控制传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

  • 标签: 肺结核发病率上升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了2012—2015年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及我国恶性肿瘤的种类,以此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研究医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据描述法对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相关指标。结果在同时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为264.85/10万,占世界总发病例数的25.4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为161.49/10万,占世界总死亡例数的26.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中国恶性肿瘤无论发病或死亡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应扩大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区域,提高防治和治愈能力。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国内外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地区“5.12”地震后过期流产发病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地震前(2003年1月1日—2008年5月10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的病例共544例,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2016年12月31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的病例共2495例),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震前过期流产544例,地震后过期流产2495例,地震后过期流产数逐年增加。地震前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生殖道感染(27.94%)、不良生活环境(22.24%)、月经异常(15.44%)。震后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月经异常(26.59%)、心理因素(20.84%)、生殖道感染(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震后女性过期流产发病逐年增加。月经异常、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是地震后过期流产高发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及健康女性各43例作为样本,分为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样本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其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性生活>2次/w、文化水平为高中及以下、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繁、未使用避孕套、经常冲洗阴道、性生活前无清洁外阴的习惯使阴道碱化有关,是诱发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女性的健康教育,嘱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使女性的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因素,总结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指导策略。方法选择入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社区居民819例,收集受检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家族史等资料,为高血压病患开展健康指导。结果819例受检者中246例患有高血压病,患病30.04%,其中,51岁以上受检者患病最高,为49.19%(61/124),高血压病患多有肥胖现象,常吸烟、饮酒,有高血脂疾病以及高血压家族史。结论年龄、体重、生活习惯、疾病史、疾病家族史几项因素,可直接影响到高血压发病,为高血压病患开展健康指导,可以降低患者的危险程度,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高血压 发病率 影响因素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性别鼾症的发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体检诊断为鼾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引发鼾症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不同性别鼾症发生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BM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人数均高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人数是引发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将其作为监测指标。

  • 标签: 鼾症 危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病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125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138例为观察组,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为9.37%,对照组患儿医院感染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切实做好接触患儿前手消毒,注意细微环境污染,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 医院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9名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其中4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17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09例妊娠妇女中,共检出妊娠糖尿病患者43例,发病为8.45%,两组研究对象在孕前BMI、腰围、股围、文化程度及糖尿病家族史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孕前BMI、年龄≥25岁、糖尿病家族史及文化程度是影响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危险因素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并对致病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对患者血尿酸、血清肌酐、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实施测定,并选取同一时期的正常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及致病的相关因素展开探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血清肌酐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性,且为正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白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不具备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显著高于正常群体,而且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血清肌酐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性,且为正相关关系。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 发病率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的影响,探讨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某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比较干预前(2013年1~12月)和干预后(2014年1~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为56.78%,干预后手卫生依从为74.15%,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7,P<0.001)。干预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为5.29%,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为2.75%,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1)。结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新生儿2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2%低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9%,观察组经皮胆红素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胎便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每日奶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每日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促进新生儿排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