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阿司匹林 常见不良反应 特殊不良反应 凝血障碍 瑞夷综合征 水杨酸反应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良充填体及不良修复体对牙周组织造成的轻重不同的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原因探讨。结果自2012年以来接诊不良充填体98例,不良修复体129例,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轻的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的造成邻牙龋坏以及牙周脓肿、根尖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甚至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长期的不良刺激和非正常咬合,甚至可以导致癌变以及颞下颌的疾病。结论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和正确就诊的引导;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口腔规范操作技术水平,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 标签: 不良充填体 不良修复体 牙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市各大药店来源中药方剂服用并出现不良反应病例50例,对此50例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研究的50例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配伍影响、用药时间过长、检测方法错误、用药剂量不恰当,加上患者的体质差异,在药物进行煎煮过程中采用的金属器皿不同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结论服用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危害性较大,需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预防。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草药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均采用中草药清洁换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无需二期缝合。结论中草药对切口愈合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切口愈合不良 清洁换药 脂肪液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具有两重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给机体带来损害。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死亡的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与普遍性已不容忽视。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利于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保护患者健康。

  • 标签: 药学 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11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高危药品引起的ADR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16例ADR患者临床资料,观察116例ADR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ADR各种症状类型、重点分析高危药品引起ADR的主要品种、症状表现、和科室分布等临床数据,并加以分析。结果药物的ADR发生机率和患者年龄大小密切相关、高危药品引起ADR的概率远大于普通药品。结论医院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定期进行处方点评,重点关注高危药品ADR。

  • 标签: 高危药品 不良反应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技巧。方法分析我院2001-2010年间接种门诊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然后对其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总结。结果2001-2010年在我院开展的1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记录有9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96例,一般反应79例,异常反应16例,偶合反应1例。结论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规范化操作,选用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的疫苗,能够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不良反应及时鉴别并给予正确处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处理技巧
  • 简介:摘要笔者在文中主要从中药的安全现状和引发的不良反应出发,找到中药安全事件促发的原因,通过探讨后提出改进中药安全服用的措施和方法,明确中药的合理用药,提高中药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用药 不良反应 合理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提高临床西药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间93例应用西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症状表现、原因及归转情况。结果93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主要包括皮肤性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等;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消化系统治疗药物与神经系统治疗药物;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给予相应处理均明显缓解或者痊愈。结论在临床上应加强西药的合理应用,在应用药物治疗时需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同时需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现代西药 药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不良事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上报护理部285例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行RCA分析。结果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护士占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59.3%,其中有31人多次(3次及以上)发生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前四位分别是管路事件、药物事件、皮肤事件、跌倒事件;不良事件相对聚集病区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血管介入中心。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神经外科管路事件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根本原因分析法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6例。结果观察组的体重指数、胎膜早破,产程时间,手术时间、选择纵切口、阴道检查次数,孕妇合并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造成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因此术前必须做好评估,重视各种相关不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 愈合不良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查临床药品的不良反应,作出相应对策,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方法分析临床药品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症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对策。结果通过对临床药品的检测,实施临床试验,改掉药物性能的不足,临床药物出现的不良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临床药物的好坏关系着每位患者的身心健康,让患者能够能安心的治疗疾病,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 标签: 临床药品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其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法结合政策法规,调查分析各类涉药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与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配备不足,几乎无资金投入,开展得极不平衡。因此,必须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69例不良事件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分布科室进行分析,结果排前三位的是跌倒、非计划拔管、用药错误。结论加大核心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强化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护士的风险防护意识,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积累经验。方法选取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共10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确保后期临床合理用药。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104(69.23%)。分布情况每日用药剂量超过400mg,38/72(52.78%),60岁以上30/72(41.67%),女性31/72(43.06%),静脉给药47/72(65.28%),此外,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在神经系统,具体表现失眠、烦躁不安、神经异常、抽搐等。其他系统,如皮肤(红肿、过敏反应、瘙痒)、消化系统(腹胀、腹泻、呕吐、食欲不振)、泌尿系统(血尿、尿频、结晶尿)、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异常、发热)也有存在。结论左氧氟沙星应用期间,性别、高龄、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均可引发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医师要加强注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临床合理用药、药品遴选、新药研发、以防药害事件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安全用药意义和社会意义,从而让临床用药的医生和药师、患者、药品监管人员和部门,以及社会广大群众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呈报、收集、分析、整理等监测工作。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ADR)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子宫切口愈合不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子宫切口因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而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也不断增加,以致生活质量受影响。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进一步阐述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