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防治职业,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设备制造厂职业控制效果,识别该项目存在的职业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针对主要职业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机械制造业中职工职业情况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某机械制造业员工200人进行入组分析,入组人员包括清砂操作工,电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员,涂漆岗位等,通过对尘肺、噪声聋、职业性慢性中毒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的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行的防护措施。结果某机械制造业企业员工中,肺部异常、听力损失以及血液异常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健康指标和要求,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大型机械制造业职员的主要职业有粉尘、噪声、苯系物危害等,需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保护。

  • 标签: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 危害与防护 健康指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现阶段化工建设项目职业评价工作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方法采用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践,阐述化工行业存在职业的特点,按评价导则要求评价的要点及各种方法。结果化工行业职业严重,风险高,评价方法多样,但存在评价方法不一、无统一可行性;职业卫生评价中存在现场调查忽略关键控制点、类比质量不高、检测样品结果存在偏倚代表性差、新化学品毒性鉴定工作未能及时开展等问题。结论职业卫生工作者应不断实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使建设项目职业评价工作规范、科学。

  • 标签: 化工建设项目 职业卫生评价 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尘控制效果评价职业中的可操作方法。方法运用国家标准的粉尘危害程度、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控制效果等的分级指标,对接尘企业的粉尘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粉尘控制效果等级。结果采用这一方法,对粉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不同接尘企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不同,105处作业场所,其中有3处的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为Ⅱ级,2.86%;13处为I级,占12.38%;89处为0级,占84.76%。以控制效果分级为对照,89处控制达标,13处超标,3处严重超标,共89处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粉尘定量评价方法可用于职业控制效果的评价

  • 标签: 职业病 粉尘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阻燃剂生产企业技改项目职业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及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用检验检测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因素的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结论认真执行职业防治法,可降低企业风险,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公司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改工程项目职业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粉尘定点4个,个体15个,数据合格率10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定点各5个,数据合格率100%;个体噪声5个,数据合格率33.3%;高温6个,数据合格率100%。结论粉尘、CO、NO2、噪声、高温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因素。

  • 标签: 节约和替代石油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建议以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化工企业职业作业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结果检测发现噪声、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甲醇和尿素是该厂主要的职业因素,其中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尿素和氨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率分别30.0%、28.6%、50.0%、33.3%和16.7%。结论该企业某些职业因素超标,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提高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的发生。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食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些典型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提出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建议。方法对吉林地区食品企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情况的收集和调查,对致病原因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针对食品企业的职业危害的各因素,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结论能够带来职业的因素有6大类,近20种原因。

  • 标签: 食品企业 职业病 危害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公司工业拟建的X射线探伤室进行职业放射防护屏蔽厚度设计的评价,为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及相关国家标准,用X射线探伤室屏蔽厚度的计算方法,对探伤室的屏蔽厚度进行计算与评价。结果屏蔽设计方案的屏蔽厚度符合辐射防护要求。结论评价工业X射线探伤室设计的屏蔽厚度,应根据辐射源情况选用合适的公式计算,还需按放射工作人员区及公众人员区进行区别计算。

  • 标签: X射线 探伤 屏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天燃气行业属于高危行业,长期直接从事天燃气工作的人员会得职业的几率明显增高。总结出天燃气本身、环境、施工安装及运营过程、场站工作人员以及由于管理上带来的职业各因素,针对天燃气行业的职业危害的各因素,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天燃气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燃油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为满足其燃油需要,大型油库的数量也在增加。油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汽油、柴油、噪声等职业因素。本次研究以湖南省某大型油库为例,进行职业因素风险评估和管控要点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消防泵房噪声风险等级可容忍,储罐检维修化学危害因素风险为低至中等,水处理池检维修作业风险等级为低。管控要点为储罐检维修、的急性中毒。

  • 标签: 油库 职业健康 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管控要点分析 噪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会区工业企业的作业场所职业因素存在情况,为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确定职业因素种类与分布,按照《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采样,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论新会区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因素以噪声、粉尘、化学毒物为主,三种职业因素的检测结果超标率分别为35.3%、19.9%、7.1%,超标的企业以金属及机械制品、纺织、造纸、石场、油漆等企业为主。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因素现场采样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且就一系列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职业防治法的贯彻落实,减少职业,防治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现场采样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打叶复烤生企业产生的职业现在,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防治重点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生产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该新建项目的总体布局、设备布局、职业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设施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该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因素;检测结果梗包装岗位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打叶风分机和除尘室噪声强度超标。结论该烟叶复烤生产企业采取的职业防护设施可行、有效,但部分作业场所仍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 标签: 烟叶复烤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和分析电子产品企业存在的职业因素,找出该类企业职业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主要存在职业因素有二氧化锡、苯、甲苯、粉尘、异丙醇、氧化锌和噪声等。职业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除喷金岗位氧化锌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4.460~5.294mg/m3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他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达57.1%,噪声危害较重的是溶接、喷金、拆带、赋能等岗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率为23.81%(25/105),且检出异常人数随噪声强度增高而增多(P<0.01)。结论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关键控制岗位为溶接、喷金、拆带、赋能、涂装和切断岗位,可通过综合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的发生。

  • 标签: 电子产品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