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李东垣是我国中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为中医学脾胃学说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李东垣在有关内伤发热的论述中,提出了“阴火”的概念,由于论述过于简洁,引起后世医家对“阴火”的概念、病位、病性、病、症状、治疗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众说纷纭。就“阴火”而言,笔者认为是脾胃内伤,元气不足的基础上,由相火和心火转化而成。

  • 标签: 李东垣 阴火 元气 相火 心火
  • 简介:摘要呼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撤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份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保障献血者安全。方法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要求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单份、双份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各50名,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100名献血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使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后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捐献者的血常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献血者的采集前后的血常规指标,WBC、Hb、RBC、Hct、P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采集单份或双份血小板,对捐献者而言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采集率,且对捐献者的血常规各项参数无影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前后 献血者 血常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使用呼吸期间出现的VAP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原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从我院使用呼吸导致的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总结经验,并着重从医护人员手消毒、患者健康情况、机械通气时间长短、胃内抑制剂的使用和医务人员相关操作因素等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后患者VAP发生率下降。结论医务人员使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非药物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呼吸相关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相关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洗吸痰联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结果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相关肺炎患者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远优于常规灌洗吸痰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肺泡灌洗 抗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4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5.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治疗期间,给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将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获得性肺炎,其病情严重,治疗棘手,在重症监护室中尤为常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环境污染的加重,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治疗困难,花费巨大,对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治疗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但仍存在许多致病性危险因素。本文从意识状态、治疗时间、机械通气、胃管留置等多个角度分析与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期更好地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病ICU43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彩超引导定位(25例)和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定位(18例)。比较两组留置动静脉导管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彩超引导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96%(24/25),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传统盲插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31%,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55%(10/18),且出现了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彩超引导的穿刺,准确性更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彩超机引导 ICU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78例OSAS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患者逐渐耐受,鼾声基本消失,偶有呼吸暂停等。结论熟练掌握BiPAP呼吸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加强床边巡视,及时为患者解决困难和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安全、舒适。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病ICU43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彩超引导定位(25例)和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定位(18例)。比较两组留置动静脉导管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彩超引导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96%(24/25),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传统盲插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31%,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55%(10/18),且出现了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彩超引导的穿刺,准确性更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彩超机引导 ICU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6例。A组给予无创呼吸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HR、RR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显著低于B组(26.09%)(P<0.05)。结论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住院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7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无创呼吸治疗,观察组44例在无创呼吸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ysC、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插管率、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AECOPD效果值得肯定,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减少采集冲红中的效果。方法将安顺市中心血站2017年1—12月采集的510例采血小板献血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5例)和观察组(255例),为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献血护理,为观察组献血者在进行常规献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对分析两组献血者采集过程中发生冲红的几率。结果观察组冲红发生率1.6%,对照组冲红发生率5.1%。观察组冲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缓解其紧张情绪,保证采集顺利完成,降低冲红发生率,这种方法值得在采献血活动中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机采血小板 冲红
  • 简介:摘要目的对BenchMarkSpecialStains全自动染色与手工方法在肾脏PAS染色中的比较予以探讨。方法30例肾脏穿刺标本分别实施BenchMarkSpecialStains全自动染色与手工方法在肾脏PAS染色。结果手工染色时在染色时间不延长的情况下标本着色鲜艳程度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外院标本(儿童标本)明显。机器染色结果稳定。结论全自动特殊染色在肾脏PAS染色中流程标准化其效率、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确实优于手工操作。

  • 标签: 过碘酸雪夫染色 肾脏穿刺 全自动染色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新生儿肺炎接受无创呼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接受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无创呼吸进行辅助通气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无创呼吸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发热、咳嗽等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新生儿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撤拔管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撤拔管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撤拔管,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拔管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撤拔管,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撤拔管,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拔管。

  • 标签: 膈神经移位 呼吸困难 撤机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名慢性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无创组。对常规组的患者先进行常规治疗,之后再进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对无创组的患者先给予常规治疗,再联合无创呼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H值和其他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CO2和PaO2的值有所改善。无创组的改善效果要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出血是常见的疾病,常行手术治疗,在术后还需呼吸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然而术后长期使用呼吸,常会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本文主要对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呼吸相关性肺炎定义、影响因素、预防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保障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创伤性脑出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ICU收入的呼吸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处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综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临床各项时间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参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相比与参照组相比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还能促使患者症状快速、有效的改善。

  • 标签: ICU 综合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3月-2018年9月诊治的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病情均好转,其中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减少,值得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 氧气驱动雾化 慢性阻塞型肺疾病 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