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年我住院肺结核病人的药物治疗状况、用药规律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随机抽取第一诊断为肺结核的住院病历100份的用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使用较多的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利福霉素钠、利福喷丁、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感染使用较多的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西丁等,主要的辅助用药有化痰止咳药、护肝药和止血药及升白细胞药。结论调查表明多数用药方案合理,亦存在少数不合理用药现象。

  • 标签: 抗结核药 抗感染药 抗结核辅助用药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临床中许多患者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须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DDI曾致一些重要临床药物限用或退市,新药研发过程中DDI非常重要,已成为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关注重点。本文结合CFDA和FDA颁布的指导原则,简介新药研发过程中的DDI研究

  • 标签: DDI抑制 诱导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通过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使得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且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较轻,耐受性良好,临床使用十分广泛。本文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研究探讨影响他汀类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 OATP2
  • 简介:摘要当今世界,肺恶性肿瘤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而早期确诊率最低的疾病,据报道,2002年全世界的肺癌新病例大约为135万,死亡118万。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0.0497%,每年有60多万人死于肺癌。因此,寻求治疗肺癌的药物及方法是如今世界医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

  • 标签: 肺癌 免疫治疗 抗肿瘤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指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通过激活内源性机制促使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信使RNA(mRNA)降解,从而阻断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后基因组时代,RNA干扰技术广泛用于药物研究与开发中,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RNAi药物研究现状。

  • 标签: RNAisiRNARNAi药物
  • 简介:摘要药物仍是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在既往的基础上对复苏药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就心肺复苏药物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 心率失常药物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在近些年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且是导致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关键病因。但是,随着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与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目前保守治疗逐渐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趋势,其中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期待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以及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等。

  • 标签: 药物治疗 异位妊娠 研究现状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疾病学领域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型药物逐渐问世,精神病学的诊断水平以及病理结构、症状学、难治性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病症的复杂,以及联合用药的必然趋势,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我国综合医院精神科疾病知识的匮乏,研究对比此项内容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合用药问题。

  • 标签: 联合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 不良反应 用药发展趋势 综合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和应用现状以及市场份额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中国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二手数据库分析方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数据采用量化分析,对中国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在国内市场中,阿司匹林是唯一拥有众多国内外众多指南推荐使用的抗血药,仍作为临床一线用药。结论未来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开发,在于寻找出有效性高、安全性大,性价比高,且患者依从性高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 标签: 口服型抗血小板药物 分类 应用现状 市场特点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腔端出现持久异常扩张,且伴有肺泡壁损坏,肺泡壁弹性下降,细支气管发生不可逆损伤但没有明显纤维化。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病理表征之一,肺气肿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效防治该病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肺气肿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垫江县长龙乡长久村校甲肝暴发流行状况及暴发原因。方法对该校教职工8人、学生252人进行逐个体检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幼儿班感染率54.29%,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经个案调查,发病时间、接种史、初诊情况、疫情报告、饮水状况及饮水化验等分析,此次甲肝暴发是由于师生饮用井水受到其上方的厕所粪便污染和学生个人卫生习惯极差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 标签: 学生 甲肝 暴发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自我防护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我院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其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对比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结果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次数较管理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其配置操作,减少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次数,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规范化管理 自我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乙型肝炎中,即使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下,也只能控制疾病的进展,而不能完全治愈。这与肝细胞核中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epatitisBvirus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HBVcccDNA)密切相关,cccDNA能够在肝细胞中长期存在,同细胞分裂一同扩增,非常难以消除。因此,将HBVcccDNA作为治疗肝炎等疾病的靶点来研发治疗相关药物是十分具有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

  • 标签: 乙型肝炎 抗病毒药物 HBV cccDNA 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想影响,为提高医学检验水平,降低药物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自愿参加本次试验的4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服用利福平前后空腹抽取志愿者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r)、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观察并比较用药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利福平前后40例志愿者静脉血血清Cr、TBIL和DB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述自愿者第3d用药前的DBIL值为(6.72±1.93)μm/L,而第1d用药前DBIL值为(4.06±1.44)μm/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福平可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肾功能等相关检验结果,应努力排除药物干扰,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信息。

  • 标签: 药物 医学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近几十年来,生殖内分泌学发展迅速,诱发排卵药物更是层出不穷。超促排卵打破了生理周期一个月只排一个卵的局限,增加了获卵数,从而提高了妊娠率。随着促排卵药物的改进和不断纯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如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黄体功能不足(LPD)及卵巢肿瘤等。笔者主要从以上问题出发来探讨其现状。

  • 标签: 排卵诱导 激素 细胞因子LPD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妇科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45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丹那唑进行治疗,实验组23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与肌瘤的体积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啊混着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丹那唑,米非司酮在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子宫与肌瘤的体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妇科 子宫肌瘤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因用药发生肝脏损伤的原因,并研究其相应针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以来收治的因药物性肝损伤而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研究造成其肝脏损伤的药物类型,以及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结果引起患者发生肝脏损伤的药物类型主要包括中成药、抗癌药物以及解热镇痛消炎药物等,其原因以中药的过量使用为主,其次为镇痛消炎类药物,由于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药物机理了解不全面,导致药物的滥用,进而致使患者发生以恶心、疲惫、尿黄和黄疸为主要类型的肝脏损伤。绝大多数患者进行针对性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在选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药物,对症治疗,医护人员应增强能力,了解药物机理,及时防治患者在治疗中因种种原因发生的药物性肝损伤。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药剂科 病因分析 临床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调节血脂药物,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高血脂症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多向性效应,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增加斑块稳定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本文将结合近年的文献对他汀类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降血脂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