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4期
  • 机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师正在开发一种先进的“心脏芯片”(heart-on-a-chip)。目前,他们的芯片是一个装在1英寸长的硅树脂上的搏动心肌细胞网,也是一个实际上的人类心脏组织的模型。经心血管药物测试证明,可作为一种药物筛选工具。这种器官芯片代表人们在开发精准、快速药物毒性测试方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体外细胞株增殖抑制的药物筛选方法,该方法使用了绿色荧光蛋白(GFP),既简单又省时可靠。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使用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果比MTT测定法更加一致可靠。我们的数据还证实了新的检测方法在细胞生长曲线的灵敏度和精度、抗癌药物的抑制作用、剂量反应。

  • 标签: 体外细胞株 药物筛选 EGFP MTT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单采血小板者的筛选、采集细节和观察处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保证了捐献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的质量。

  • 标签: 血小板 筛选采集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2010-04--2012.-03两年期间血液报废原因差异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献血前的筛选方法。方法献血前离心观察乳糜血,快速法检测转氨酶(ALT)和金标准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等使不符合标准的献血员延迟献血或放弃献血。结果通过离心观察乳糜血使乳糜血的报废率从5.87%减少到2.3%;ALT的报废率从3.02%减少到2.5%;合计血液报废从9.4%减少到5.2%。结论对无偿献血采血前增加乳糜血和ALT的快速检测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ALT 乳糜血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筛选畸形儿的临床符合率。方法对我院筛选的畸形儿孕妇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管畸形的准确率为100%。在其他,如四肢短小、消化道畸形、心血管畸形、膈疝等方面,超声诊断符合率亦极高。结论超声检查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有效手段,目前已为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胎儿畸形 超声 筛选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科研中心副主任黄遵楠教授研究出靶向虚拟筛选蛋白受体结构新的优选算法,可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应用范围广,有望成为挑选高质量蛋白结构的标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酵红景天提取物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实验用活性酵母发酵红景天后60%乙醇提取,并用80%乙醇去除鞣质、蛋白质和多糖,减压浓缩,采用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比较不同发酵条件下的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发酵红景天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含量为总质量0.5%、葡萄糖含量为总质量0.5%和发酵时间24h。

  • 标签: 红景天 发酵条件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 自由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黔北种植薏米产量和质量,选择异地引种薏米进行平行种植试验,筛选出一合适示范种植种源。方法选择外观性状、产量、浸出物及成分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一优越种源。结果河北安国薏米在产量和质量上均比其他薏米种源较好。结论确定河北安国薏米作为异地引种黔北薏米示范种植种源。

  • 标签: 薏米 示范种植 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12日收治的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输血前采用盐水法,菠萝酶法和抗球蛋白发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从而判断抗体特异性1。结果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后,筛选出含抗-Lea,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交叉配血不和。结论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能够保证输血安全,降低溶血性输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筛选 不规则抗体 疑难配血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早期肺癌筛选检查中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160例高危人群,对其开展低剂量和正常剂量扫描,进行肺段支气管、肺结节情况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出3例段支气管病,其中1例为中央型肺癌;检查出102例肺结节,其中包含12例为非钙化肺结节,3例为周围型肺癌。正常剂量扫描检查结果与低剂量扫描结果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正常剂量螺旋CT检查确诊率一致,在早期肺癌筛查中敏感可行。

  • 标签: 早期肺癌 螺旋CT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氟康唑的药物有关物质分析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采用依利特对林氟康唑在三种不同磷酸盐冲洗环境下(PH3.0、PH5.0、PH7.0)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三种不同磷酸盐冲洗环境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甲醇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7.8±1.9min;乙腈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8.1±1.7min,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杂质氟康唑甲醇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18.2±0.2min;乙腈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29.1±0.3min,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A210nm波长检测时磷氟康唑以及相关物质吸收量最高,A210nm波长检测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结论PH5.0的磷酸盐缓冲液检测灵敏度最高,且专属性非常强,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 标签: 磷氟康唑 有关物质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α1微球蛋白(α1M)、尿微量清蛋白(MA)、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肌酐(SCr)以及胱抑素C(SCysC)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已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IMMAEG仪器检测临床各项指标,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MA含量的升高糖尿病肾病患者MA、α1M、RBP、SCYS-C以及SCR均呈现递增趋势,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尿中MA、α1M、RBP以及血中SCr和ScysC检测,其阳性率可达93.9%,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检测尿中MA、α1M和RBP以及血中SCr和SCysC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不同病程,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检验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肿瘤 血管新生 抑制剂 筛选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氨水致咳的小鼠模型,用牡荆子确定止咳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蒸煮回流提取等工艺流程,获得牡荆子挥发油及三种有机试剂提取物,分别灌胃小鼠后,采用氨水致咳的实验方法,研究其止咳作用。结果牡荆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残渣对药物性咳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明显缓解咳嗽的药理作用,能明显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和延长咳嗽的潜伏期。结论牡荆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残渣均具有止咳作用,且正丁醇提取物的止咳作用最强。

  • 标签: 牡荆子 止咳平喘 活性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过程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480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微柱凝胶法筛选患者血浆中的不规则抗体,同时分析筛选结果。结果148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19例,阳性率为1.28%;其中,非特异性凝集3例,自身免疫性凝集3例,其他系统抗体4例,Rh系统抗体9例。结论临床上进行输血操作之前,应当给予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在此基础上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 筛选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药物多晶型对制剂质量、生产工艺的影响以及固体制剂工艺过程对药物晶型的影响因素,为制剂工作者在处方开发、新药剂型设计、生产工艺的优化、药品质量控制以及临床药效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晶型 药物制剂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选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的价值。方法选取辖区内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进行输血的患者1800例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结果显示阳性者再进一步分析抗体特异性,并对抗体特异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00份血清样本中,149例患者被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率8.28%,其中抗-D抗体103例,抗-E抗体22例、抗-A1抗体10例,抗-M抗体14例。结论对输血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了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溶血性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粪箕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作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观察粪箕笃各溶剂萃取物对前列腺指数的变化改变。结果粪箕笃氯仿萃取物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小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指数。结论粪箕笃氯仿萃取物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筛选12h缓释的布洛芬骨架片处方,并考察其在体外的释放规律。筛选布洛芬缓释片体外释放方法。以缓释片在pH6.0介质中释药行为与目标释药曲线之间的相似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设计优化布洛芬缓释片处方工艺。结果表明,选用pH依赖型的丙烯酸树脂可以得到在体外12h释放达到90%的布洛芬缓释片,处方重现性良好,稳定性佳。

  • 标签: 布洛芬 缓释片 释放度 处方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