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而管不住嘴的“无肉不欢、三高(高油高盐高糖)饮食”,迈不开腿的“以车代步、上班电脑扫描仪、回家沙发土豆”等因素正是胖子和正在成为胖子的必经之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超重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差方法,从苏州市吴中区某中学中共抽取842名16-18岁高中生,根据体重指数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721人)和超重组(121人),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4.37%,其中男生17.70%,女生10.81%;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为4.87%,其中男生7.13%,女生2.46%;超重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结论青少年超重与血压呈正相关,应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健康管理工作,控制青少年体重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 标签: 青少年 体重指数 超重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患者在ART治疗过程中卵子成熟以及胚胎发育的差别。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ART治疗的周期资料400例,其中正常体重组200例,超重肥胖组2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促排卵以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者的卵子成熟率显著降低(83.17%vs.78.95%),P<0.05;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降低(55.92%vs.51.05%),P<0.05;两组获卵数无显著差异,受精率、卵裂率、2PN率和胚胎植入率以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超重肥胖对临床妊娠影响不大,但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以及胚胎的发育潜能。

  • 标签: 超重肥胖 体重指数 卵子成熟率 可利用胚胎率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和超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10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选患者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喂养时间、饮食习惯等进行统计,并对所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肥胖发生率情况。结果母乳喂养儿童6个月、12个月、2岁时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童以及混合喂养儿童,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儿童4岁时肥胖发生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建立起消化吸收系统,提高了患者的营养水平以及免疫能力,降低了肥胖和超重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儿童肥胖 体重超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0~3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医院系统保健门诊对干预进行预防性干预和家庭行为治疗,监测2008年1—12月满3个月的婴儿超重和肥胖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一直到3周岁。结果通过干预措施,婴幼儿超重发生率由19.47%至14.57%,肥胖发生率由5.45%至3.89%。干预前后儿童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在常规保健基础上,提供预防性干预和家庭行为治疗能有效防治儿童早期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并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引导作用。

  • 标签: 超重 肥胖 干预措施 婴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徒区某社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的状况展开调研,调研的内容还涉及到幼儿园员工的营养搭配知识、对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的认知等,旨在获取关于进行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状况的解决方法,并对健康教育在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论证。方法从某社区幼儿园内随机抽取儿童、家长200名,幼儿园工作人员30名展开调研,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为期12个月,干预前后进行了儿童体检工作,并对家长和工作人员展开了围绕营养知识、儿童健康维护等方面的考核工作。结果干预前后,肥胖超重儿童的比例发生了差异。出现超重肥胖结果的原因,与进食的速度、能量、偏食等有之际饿的关系。如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运动时间就比正常体重组儿童的运动赶时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的学龄前儿童的超重肥胖状况的调查,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之后,该社区的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以及喂养儿童的方法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加强营养知识的教育,提升家长的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具有推广的价值1。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肥胖超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方法对我科5年中收治35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9例。结果35例中存活24例,恢复良好12例(34.3%),中残6例(17.1%),重残4例(11.4%),植物生存2例(5.7%),死亡11例(31.4%)。结论及时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综合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特点,预防措施我们首先采用的是静脉输液,以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静脉损伤的程度。方法护理人员应该为病人制定一个预防静脉损伤的措施,在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应有效的选择一个好的静脉去给患者进行穿刺。合理的给患者使用脱水剂跟营养液,要对看护人员进行有关护理工作的知识宣教。结果在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之后,要实施一定的有效预防措施,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静脉的损伤明显的减少了许多。结论对于静脉损伤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定制计划,护理工作者要有效的减少患者静脉损伤的发生,以提高我们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葛。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长期输液 观察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而复杂,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造成意识,运动,言语认知功能障碍1,这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在抢救工作保存生命的同时,兼顾康复护理,是减轻患者残障,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颅脑损伤康复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门诊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下降幅度、空腹血糖下降幅度、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对相关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超重 健康教育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新诊断糖尿病(T2DM)患者的超重、肥胖流行现状。方法通过对松江区社区糖尿病高危筛查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判断其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情况。结果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超重率42.87%,肥胖率24.97%,腹型肥胖率68.25%。女性腹型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发生率甚高;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基本均属于腹型肥胖的类型,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宣传,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超重 肥胖 腹型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重肥胖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市2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共2000人作为本次超重肥胖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分析的研究对象,所有被抽查的儿童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问卷ATS调查表进行具体调查分析,观察并探究超重肥胖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重肥胖明显增加了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及样症状的可能性,肥胖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哮喘患病发生率,另外,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对比分析,超重儿童肥胖与家族易感史对儿童哮喘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超重肥胖儿童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分析时,研究结果表明超重肥胖与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样症有着直接的关系,儿童体重超重明显增加了哮喘患病率,因此,要重视儿童超重及肥胖症状,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超重肥胖 儿童 哮喘 哮喘样症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患者232例,其中152例为男性、80例为女性,年龄为27-66岁,平均年龄为(45.3±7.3)岁。对其麻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3.6)天,切口疼痛时间为(2.6±0.4)天,38例患者致残,伤残率为16.4%,1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0%,30例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占比12.9%。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应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前病情评估,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采取麻醉诱导及维持期平稳,对麻醉剂量进行精准的把握,从而有效提高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手术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77例重症肝炎患者采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认为护理重点完善的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其中,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目的,更好地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术中及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 标签: 重症肝炎 血浆置换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