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COPD患者采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药学分析。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02月~2014年09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76例COP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他们划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临床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05%),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对COPD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治疗效果,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COPD诊治方法。

  • 标签: COPD &beta 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几丁糖预防CO2激光双声带息肉切除后声带粘连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将102例双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几丁糖组和对照组在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双声带息肉切除术后,分别立即局部涂擦几丁糖和生理盐水。术后1周、1月、6月对患者随访,根据电子纤维喉镜观察声带肿胀、粘连情况。结果局部应用几丁糖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均无声带粘连;术后1月几丁糖组患者无声带粘连发生率为3.9%(2/51),对照组声带粘连发生率为19.6%(10/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几丁糖组患者声带粘连发生率为3.9%(2/51),对照组声带粘连发生率为23.5%(12/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声带术后局部应用几丁糖可以减少声带粘连,提高恢复效果,可作为双侧声带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几丁糖 声带 粘连 CO2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近期我院诊断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疗活动中肺栓塞易误诊、漏诊。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

  • 标签: 肺栓塞 D-二聚体 肺动脉强化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性β2受体激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03%,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扩张患者吸入性β2受体激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吸入性&beta 2受体激动剂 盐酸氨溴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的餐后2小时血糖的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在血糖水平比较上,治疗后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值得普及。

  • 标签: 阿波卡糖 2型糖尿病 2小时血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mALB和β2-MG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符合1999年WH0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正常对照组(CTR)71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组尿mALB和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组尿mALB和β2-MG浓度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25)。结论尿mALB、β2-MG升高与2型DM早期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尿mAlb、β2-MG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理想监测指标,还可用于血糖控制效果的监测。

  • 标签: 尿mALB 尿&beta 2-MG 2型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降糖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8.0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采用降糖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而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来讲,应该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并控制血糖,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用量需要增加;另外,在治疗糖尿病时可以早期应用胰岛素。

  • 标签: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甲亢 胰岛素 血糖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著名的免疫学杂志《自然免疫》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关于转录因子Sox2在固有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篇论文:Sox2在中性粒细胞中能够充当胞内DNA传感器的作用,当Sox2结合了细菌DNA后,Sox2会通过激酶TAK1和转接蛋白TAB2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开始转录翻译一系列的促炎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紊乱,以持续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规律运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物质代谢。科学的运动是有益于患者的,而不合理的运动反而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患者,因“鼻咽恶性肿瘤”给予静滴奈达铂约6min时,患者突发胸闷憋气,伴大汗,血压下降,憋喘貌。另1例51岁男性患者,因“恶性间皮瘤”给予静滴奈达铂约3min时,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周身大汗,血压下降为,伴腹痛。考虑两位患者情况为“过敏性休克”,均采取立即停药,并予以地塞米松及异丙嗪等紧急措施,患者情况逐渐好转。

  • 标签: 奈达铂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分析92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24H)、al-微球蛋白(α1MG/24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H)、尿肌肝(CR/24H)、尿尿素氮(BUN/24H)、尿尿酸(UA/24H)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根据MALB/24H水平和临床蛋白尿及血肌酐将患者分为4组无DN组、DNⅡ组、DNⅢ组、DNⅣ组。结果DNⅡ组MALB/24H、α1MG/24H较无DN组高(P<0.05),并且下一组比上一组水平高(P<0.05),NAG/24H和CYS-CDNⅥ组水平比无DN组、DNⅡ组和DNⅢ组高(P<0.05),而CR/24H、BUN/24H和UA/24H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N-乙酰-&beta -D氨基葡萄糖苷酶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报道因口腔癌在我科进行颈淋巴清扫术时发现的颈内静脉窗式变异,并追溯迄今为止见于中、英文报告的同类病例21例,依照Downie等提出的分类方式重新分类,回顾分析其成因、临床特点及意义。发现窗式、重复型颈内静脉变异发生率接近,颈淋巴结清扫术、尸体解剖及颈部血管影像学检查这三种途径被发现。其中4例患者伴有颈静脉扩张症,临床表现各异。对颈内静脉解剖变异的充分理解有助于在颈内静脉穿刺、颈淋巴结清扫术时减少损伤风险,有助于放射科医师的影像学诊断。

  • 标签: 颈内静脉 窗式变异 穿刺置管术 颈淋巴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针灸治疗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施行针灸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分析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敏感指数、身体质量、体质情况以及病患的肥胖率和体质百分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灸治疗之后,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指数有明显下降,身体质量以及体质情况和肥胖率也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增加,本次针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3%。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帮助肥胖2型糖尿病患减轻肥胖状况,平稳血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肥胖 2型糖尿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