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病人的麻醉护理协助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协助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的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之有效的麻醉护理协助措施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有明显优化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护理服务 协助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人骨科手术产生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的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4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患者。对照组患者手术时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单一的硬膜外麻醉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联合硬模外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当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之后,所取得的麻醉效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优良率达到了93.33%,对照组优良率仅为76.67%。结论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为治疗效果的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患者的恢复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麻醉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肥胖产妇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而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治疗后以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情况为评定指标。结果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麻醉后,观察组病患的手术时长,诱导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都较对照组短,且婴儿娩出时间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中能够有更好的麻醉效果,提高病患的满意度,且加快病患的康复,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小儿短效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10月期间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麻醉,给予试验组患儿喉罩麻醉。比较患儿麻醉效果,并比较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儿短效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的应用效果优于气管插管麻醉,能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短效手术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用喉罩麻醉术和气管插管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儿,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02例患儿分为喉罩麻醉组(51例)与气管插管组(51例)。医师在手术前对喉罩麻醉组患儿进行喉罩麻醉,而医师对气管插管组患儿采取气管插管麻醉。结果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组患儿的各个麻醉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起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喉罩麻醉术 气管插管麻醉术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接收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注药速度不同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T6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短于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B、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最低血压值显著低于A组,且最低血压值出现时间晚于A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B组与C组患者的最低血压值、最低血压值出现时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注药速度与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控制在15~20s之间,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较为持久,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注药速度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配合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降低全麻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全身麻醉 术前心理干预 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中选取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护理,研究组以此为基础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苏醒期后的尿路刺激反应和躁动分级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尿路刺激反应症状和躁动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性,极大的减少了苏醒期的躁动情况。

  • 标签: 全麻手术 麻醉苏醒期 留置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任选10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中产妇5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中50例产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A组麻醉起效的时间明显低于对B组麻醉起效的时间(P<0.05)。结论将对进行剖宫手术的产妇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依据实际结果分析对比可知,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具有安全性高、恢复速度快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小等特点。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肺鳞癌在CT影像的主要影像特点。方法对比了26例中央型肺鳞癌与19例其他类型中央型肺癌的CT影像资料,包括肿瘤强化特点、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阻塞、肺不张等影像。结果中央型肺鳞癌与其他类型中央型肺癌在强化特点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阻塞、肺不张发生的频率的差异无明显差异性。结论中央型肺鳞癌在CT影像中更多的表现为强化不均匀。

  • 标签: 中央型 肺鳞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中抽取出来自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100例需要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全麻,观察组则予以全麻复合硬麻外麻醉,进而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手术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都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的全麻用药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少,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中采用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不仅术后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麻醉用药量也比较少,术中没有明显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 麻醉 妇科腹腔镜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8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名),研究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语言表述时间皆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少,且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比较全身麻醉而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使用椎管内麻醉可以减少麻醉使用量,缩短手术时间等,降低对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老年 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住院老年骨科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50例,采用MMSE量表对2组病例麻醉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麻醉后6h、12h、24h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在麻醉后6h、12h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12h、24h全身麻醉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24h发生POCD的人数明显多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均可引起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术前访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椎管内麻醉中血压的影响。方法将行椎管内麻醉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1d麻醉常规访视,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于术前2d开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1d和入室后的SDS评分与SAS评分,以及术前1d、入室后、术中、术毕几个时点的血压。结果两组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室后两组的SA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1d,入室后,术中,术毕的血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前1d相比,研究组患者入室后,术中,术毕的血压则变化的幅度较小(P<0.05)。结论在术前麻醉访视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椎管内麻醉中血压波动。

  • 标签: 术前访视 老年 高血压 椎管内麻醉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总结出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特点,最大限度减少麻醉风险,保证患儿安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儿,术前认真评估患儿,无呼吸道疾病,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阿托品、地塞米松、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全部患儿都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术,胃镜检查结束后很快清醒,无术中记忆,术后无躁动。胃镜检查时间3~11分钟完成,80%患儿一次性给药完成检查,20%患儿需要二次给药,有10例患儿有一过性血氧下降,经面罩吸氧,辅助呼吸后恢复正常。结论由于小儿解剖生理不同于成人,无痛胃镜麻醉风险高,要求短时间内了解小儿病情,熟悉各年龄段小儿生理解剖结构,制定不同麻醉方案,做好术前准备及应急预案,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完全能做好小儿无痛胃镜麻醉管理。

  • 标签: 小儿无痛胃镜 丙泊酚 七氟醚 芬太尼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24hFEV1(2.49±0.45)V/L、FVC(3.39±0.59)V/L、PEF(5.06±1.06)υ/L·s-1,均显著高于术前,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MMSE评分分别为术后1h(24.24±1.54)分、术后3h(25.11±1.69)分、术后6h(26.64±1.96)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手术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小手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老年股骨骨折 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1d、手术后1d、手术后3d、手术后5d以及手术后7d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后1d以及手术后3d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1d(P<0.05),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均会引发认知功能障碍,但硬膜外麻醉术后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低于全身麻醉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关节置换术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麻醉学不再指单纯临床手术的麻醉,而是相关整个围术期病人的安危与生活质量的麻醉。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熟知病人整个围术期可能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麻醉与手术对病人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并熟知病人的病情和伴随疾病可能给麻醉与手术带来哪些风险,以及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能降低或避免这种风险。麻醉医生通过术前访视,做出术前评估,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方法,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 标签: 术前评估 术前访视 询问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4月—2018年3月,随机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4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对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和母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5min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开展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理想,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更为安全,且产妇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稳定,推荐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