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小儿中毒救治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以来收治的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了5例急性中毒患儿,均为男孩。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例患儿进行了洗胃治疗。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中毒后采取合适的洗胃方式洗胃及促进毒物排泄和药物治疗,促进中毒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中毒 儿童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藻酸盐敷料治疗体表脓肿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选患者随机分组后进行脓肿情况评估及切开治疗,分别使用藻酸盐敷料和传统敷料处理,评价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藻酸盐敷料和传统敷料相比,患者的伤口换药次数减少,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愈合率较高,疼痛程度较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能提高体表脓肿切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脓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范围内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357名,测其头发铅值,观察县城居民区与农村儿童铅中毒的情况。结果本县内儿童平均铅中毒发生率为47.9%,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63.28%,农村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32.78%,县城居民区与农村比较,其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县城居民区明显高于农村。

  • 标签: 儿童 铅中毒 环境卫生
  • 简介:摘要尿液常规检验多采用干化学方法分析及尿液显微镜检查完成,探讨试带法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阳性与镜检白细胞阳性之间关系,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阳性并不能完全代表泌尿系统感染。方法我们采用迪瑞H-300系列尿液分析仪对本院住院及门诊2011年上半年患者尿液亚硝酸盐2000份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尿亚硝酸盐阳性与镜检白细胞阳性有显著差异。结论尿亚硝酸盐阳性不完全代表患者就有泌尿系统感染,需要进一步镜检白细胞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 标签: 尿亚硝酸盐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镜检白细胞
  • 简介:摘要丙戊酸盐属于心境稳定剂,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现阶段,已经有研究表明这一治疗方法在不同类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运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躁狂症状;将其和镇静药物的联合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等,本文将对丙戊酸盐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丙戊酸盐 心境稳定剂 双相情感障碍 研究发展
  • 简介:摘要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经常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或饮酒过量,常见中毒性疾病之一,导致患者产生意识障碍,重症还可能累计呼吸及循环系统,可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甚至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所以在此探讨如何对醉酒患者做好风险评估,针对各项风险因素做出相应防范措施,提高醉酒患者有效治愈率,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杜绝纠纷产生,保障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急诊 酒精中毒 风险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毒蕈中毒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急性毒蕈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毒蕈中毒病例痊愈50例(83.3%),好转5例(8.3%),死亡5例(5.3%)。结论对山区、丘林地区农村夏秋季广泛开展卫生常识宣传,不进食野生蕈。对中毒病人早期行催吐、洗胃、导泻、口服活性碳及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急性中毒患者经急诊治疗后,显效者19例,有效者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急性中毒患者行合理的急诊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存活率。

  • 标签: 急性中毒 急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从呼吸困难、受伤的危险、意识障碍等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综合出发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长期酗酒或是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中毒患者34例,临床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对酒精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评估,34例患者经过周密的护理均康复出院,临床出现的呼吸困难、有受伤的危险、意识障碍、恐惧与焦虑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护理问题均得到解决。结论临床通过制定综合护理计划,对改善酒精中毒患者临床出现症状有显著效果,临床通过从酒精中毒病人的健康评估、症状评估等问题出发做出综合判定,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值得基层医院借鉴与效仿。

  • 标签: 酒精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洋地黄中毒的临床救治关键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洋地黄中毒患者20例临床救治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加速体内洋地黄类药物的排泄,补充钾、镁盐,治疗心律失常等。

  • 标签: 洋地黄中毒 救治关键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26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总结患儿急性中毒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264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患儿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毒物种类等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264例中毒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361。发病年龄在8天~14岁之间,1~7岁年龄段最易发生,占87.12%。1、2、7、8月为中毒多发月份。中毒主要原因为误服,毒物以药物为主,占53.41%,其次是化学制剂,占23.86%,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中毒,占96.59%。中毒患儿大部分在6小时内送至医院就诊,共222例(84.09%)。中毒后6小时内送院者的治愈率(81.08%)明显高于超过12小时才送院者的治愈率(57.14%)。结论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中毒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见,药物中毒占半数以上,误服误食是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其次为经呼吸道、皮肤等。预防和及时救治是关键,同时应重视儿童的心理变化,避免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

  • 标签: 儿童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救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在脊柱后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2月~2013年3月脊柱后路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脂肪液化伤口采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脂肪液化伤口采用10%高渗盐水纱布换药。比较两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患者疼痛程度、伤口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也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使用藻酸盐敷料治疗脊柱后路术后脂肪液化切口,有利于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脊柱后路切口 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急救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并对比急救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不同程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较短,且在中度和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纳洛酮能够提高临床有效性,缩短症状时间,值得在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纳洛酮 症状缓解时间 神志清醒时间
  • 简介:摘要有机磷农药仍是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达百余种,大多属剧毒类或高毒类。由于生产或使用不当,因误服、自服或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病死率达15%。

  • 标签: 有机磷 中毒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