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粘液形成生物保护膜的原因,研究其临床药敏谱,给临床提供可靠地实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7株作为研究对象,上机鉴定,鉴定出是铜绿假单胞菌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活性,记录分析结果。结果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为100%,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7.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为86.9%,多粘素E的敏感率为80.6%,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8.6%,氨曲南的敏感率为22.2%。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深效果最好。结论本文研究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分泌粘液,形成无色清亮透明菌落,上机无法完成药敏实验,因此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美罗培南、舒普深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

  • 标签: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 生物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分离的分枝杆菌菌型及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160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44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经培养后共获得160株结核分枝杆菌,均为人型结核菌,无牛型结核菌;共检出耐药菌株52株,初治涂阳患者菌株耐药的有40株,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菌株耐药的有12株。52株耐药菌株中,耐异烟肼13株,耐利福平18株,耐链霉素15株,耐乙胺丁醇6株;同时耐2种药物的22株,耐3种药物的8株,还有3株耐4种药物(耐HRES)。结论结核菌耐药是影响治愈率的主要因素,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用药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

  • 标签: 结核 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早期控制菌血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选择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300份,运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实施体外抗生素耐药率的检验,从而对比两个不同的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在3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直接药敏试验法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88.7%,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难看出,不论是常规药敏试验,或者是直接药敏试验,都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的符合率。然而,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是很短的,操作起来方便,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直接药敏试验在早期控制菌血症中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腹膜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70例腹膜感染的患者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参考。结果细菌阳性率为72.4%,51株微生物包括12种细菌和1种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3.5%,革兰氏阴性菌占84.6%,白色链珠菌占1.9%。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占30.7%,肺炎克雷伯菌占25.2%,铜绿假单胞菌占11.5%,阴沟肠杆菌占5.7%;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占9.7%,肠球菌占3.8%。革兰氏阴性菌对二、三代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青霉素类赖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耐药性最高的是喹诺酮类药物。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主要地位,并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合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856例患者,均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对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6例患者中359例支原体感染阳性(41.94%),其中Uu阳性286例(33.41%),Mh阳性21例(2.45%),两者混合感染52例(6.07%)。阳性标本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2.48%、88.58%、83.84%,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12.53%、26.46%、28.41%。结论支原体的感染率相对比较高,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感染菌之一,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

  • 标签: 支原体 检测结果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 标签: 耐利福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诱导产生L型、L型返祖,分析原菌株和返祖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和产酶情况以及其相应的分子机制。了解L型在ESBLs耐药传播中的作用和产酶L型菌株药敏的特征改变,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应用K-B法进行L型细菌的诱导,对原菌株和返祖菌株的药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菌株和返祖后仍有ESBLs质粒菌株,产ESBLs,对β-内酰胺类、头孢类、单环β-内酰胺类、糖基甙类、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喹诺酮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结论返祖后菌落可分为两种有ESBLs质粒菌株和ESBLs质粒丢失菌株。

  • 标签: 产ESBLs细菌L型 诱导 返祖 药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在院内和社会上感染传播。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6月,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不同患者标本包括脓液、伤口分泌物、尿、血液及胸腹腔积液等共273株,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30ug头孢西丁(cefoxitin)纸片扩散法,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63株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9.5%,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111株),检出率为40.5%,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ICU,占21.5%,检出率最低的为小儿科占7.4%,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的为万古霉素(100%),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为严重,而且存在多重耐药性,通过本地区临床标本分离及药敏分析情况来看,建议临床医生在患者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前,应做细菌鉴定分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降低院内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耐甲氧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为日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600例肺炎患儿,通过咽拭子采集分泌物,对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评价对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对小儿肺炎临床诊治的价值。结果在600例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为127例,阳性率为127(21.16%),且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肺炎支原体对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低。结论对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小儿肺炎疾病,咽拭子培养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小儿肺炎 咽拭子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状况,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送检的526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10种抗生素对支原体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送检的5260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964例,检出率为56.35%。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2430例(46.21%),人支原体(MH)感染148例(2.8%),解脲脲原体与人支原体混合感染386例(7.34%)。对支原体较敏感的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的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UU)为主,交沙霉素及强力霉素可做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用药前做好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实验对降低耐药性及防止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例老年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体及耐药性。方法选择白内障术后感染患者2例,取其前房内脓性分泌物,采用培养检测与药敏实验。病原体鉴定采用手工试验法,药敏试验用K-B琼脂扩散法联合E-test法。药物选择和结果的评价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结果2例患者均培养出肺炎链球菌。结论2例患者的术后感染均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 标签: 老年 白内障 感染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血液细菌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以常规药敏试验检出结果为参照,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及准确性。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符合率及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直接药敏试验所需时间更短。结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符合率及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之间2978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菌株鉴定,并展开药敏试验;对于产ESBLs耐药表型菌株通过双纸片法实施再次确认。结果在全部2978份尿培养标本中,通过菌株鉴定,检测出病原菌819株,检出率为27.50%;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588株,占比71.79%;革兰阳性菌166株,占比20.27%;真菌65株,占比7.94%。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前两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1.28%、屎肠球菌11.36%。且产ESBLs菌耐药性较高。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一半比例,并且产ESBLs菌耐药性较高。

  • 标签: 泌尿系 病原菌 药敏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体外碎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2例,所以患者均行体外碎石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对碎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失败,治愈率为84.4%,体外碎石影响因素与结石大小、结石数量、结石位置、治疗措施、病程长短等有关,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外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结合其影响因素选择合理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提高治愈率和安全性。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体外碎石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黏液浓性宫颈炎微生物的培养及药敏测定。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黏液浓性宫颈炎患者(MPC)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比较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细菌、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敏感药物有青霉素、喹诺酮、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使用头孢地尼、氯霉素阴道用药、苦参凝胶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阿莫西林、氯霉素阴道用药、苦参凝胶治疗效果(P<0.05)。结论黏液脓性宫颈炎发生的原因很多,大部分与支原体感染有关,临床中治疗时,需要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检测结果,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黏液浓性宫颈炎 微生物培养 药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人细菌检验结果与药敏检验结果。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7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6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尿标本进行细菌检验与药敏试验,分析其检验结果与耐药性。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7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为70.42%(50/71);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为29.58%(21/71)。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抗菌药均有较高耐药性,但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对比有差异(P<0.05)。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接近于左旋氧氟沙星,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而致病菌不同,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也明显不同,临床中应合理选择抗菌药,提高药物疗效。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检验
  • 简介:摘要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宫颈癌患者(Ⅰ~Ⅱa)单纯手术与单纯放疗两者疗效相似,在中晚期,非手术治疗模式采用放疗为主,腔内近距离照射结合体外放疗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放射治疗。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新技术可很好提高靶区放射剂量同时降低周围组织放射剂量,本文主要就些新技术的优点、应用情况及疗效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癌 体外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方案的建立,为本院选择性价比高的体外诊断试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酐测定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为例,通过对该试剂的试剂空白、批内精密度、测定范围、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检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方案。结果本次检测结果可见,试剂空白≤0.0075;批内精密度≤2.78%;测定范围相关系数r=0.9998,在0.0,70.0μmol/L区间内,︱绝对偏差︱≤4.5μmol/L,在70.0,10608.0μmol/L区间内,︱相对偏差︱≤4.84%;分析灵敏度≥0.0275;准确度︱相对偏差︱≤3.18%。结论通过建立合理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方案,有利于更加准确的掌握产品质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减轻患者负担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辅助支撑。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试剂空白 批内精密度 测定范围 分析灵敏度 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