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对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补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于早期(伤后3个月内)进行修补,对照组于中晚期(伤后3个月以上)进行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继发性脑损害4例(8.0%),对照组继发性脑损害16例(32.0%),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0000,P<0.01)。观察组QOL评分由术前的(67.35±2.79)分提升为术后的(113.51±5.65)分;对照组QOL评分由术前的(67.18±2.48)分提升为术后的(98.46±5.41)分。两组患者术后QOL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行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能有效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伤 颅骨缺损修补 继发脑损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31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被试自尊、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处于较高水平,在城乡、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性别上有显著差异;(2)大学生人际关系处于中上水平,在性别、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3)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且自尊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自尊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和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大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未来规划,所以陷入到一种对未来,对自己不知所措的情绪中,导致对现在产生不利影响,变得不作为,不进取,消极对待自己。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是自认为比不上本科院校学生而更加迷茫。因此,我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迷茫的表现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以期改善这种迷茫心理,让大学生有目标的完成学业,走向未来。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 迷茫心理 职业规划
  •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和民族的发展。大学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正确的自我认同是促使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动力。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将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化解途径,为全面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认同危机 成因 化解 途径
  • 简介:人际敏感性最早源于Boyce和Parker提出来的“interper鄄sonalsensitivity”,指一种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过分觉知和敏感[1]。目前关于人际敏感性有着不同的看法。Marin[2]认为人际敏感性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持续关注消极评价,这种特质使个体对人际冲突、指责、拒绝等保持警觉和敏感。Otani等[3]指出人际敏感性的特征是过分敏感及恐惧实际层面的批评或拒绝。赖运成将人际敏感性作为一种对他人行为、认知及情绪情感反应过于灵敏的人格[1,4-6]。

  • 标签: 人际冲突 敏感性 大学生 编制 人格特质 情感反应
  • 简介:摘要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比例发生了变化,即双性化持续增长,其他类型性别角色均有下降趋势;大学生性别角色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年级、专业上不存在差异;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仍占据一定比例。

  • 标签: 大学生 性别角色 双性化 异性化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军训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月收录的“军训”、“SCL90”、“大学新生”和“心理健康”为关键词的论文进行元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总样本量11000人,军训后学生SCL90各因子测查的平均效应值在-0.45~-0.26之间,处于中等效应值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值不包括0);在性别差异比较方面,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效应值在-0.48~-0.25之间,处于中等效应值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值不包括0)。结论军训起到了显著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在性别差异比较方面,军训对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作用优于男生。

  • 标签: 军训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元分析
  • 简介:摘要该项目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武汉某大学各专业各年级近千名90后大学生按院系总人数进行分类随机抽样调查,并以数据统计的方式记录当代大学生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和认识程度,掌握不同时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需求,理解大学生对于心理求助行为所持有的态度和对于心理求助行为的认知。通过这些形式的调查、数据记录以及统计学分析得出了该校90后大学生对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对90后大学生进行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 标签: 90后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需求 调查 策略
  • 简介:摘要探讨优质护理时代的儿科急诊护理安全文化,主要从质量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教育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安全文化
  • 简介:摘要医院文化内容的传承和创新是医院在发展硬件设施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的任务,医院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应该随之传承与创新。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在麦克卢汉看来,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1。因此,传承和创新传播方式,对于传播内容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发展“互联网+”新形态的背景下,这个理论显得更加正确,结合互联网传承与创新医院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医院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补充。

  • 标签: 医院文化 传承与创新 互联网
  • 简介: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它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可能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和过程,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过程及结果形成正确的认知。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例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咨询过程。求助者因为上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情绪困扰。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进行咨询后求助者的情绪困扰基本消除,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情绪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压力源和心理倾诉的习惯求助者,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的《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压力源调查问卷》对1280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655,女生625。结果75.4%的男生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感到满意,此项高于女生;54.5%的男生和71.0%的女生心理压力源自于对前途的担忧;63.8%的男生和81.4%的女生有心理压力或思想困惑时找同学朋友倾诉,仅有11.1%的男生和6.2%的女生选择心理医生作为倾诉对象。结论本组资料中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心理负荷,其中在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需要特别关注。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心理状况 压力源
  • 简介:摘要通过对护理团队文化建设的探讨,提高护理人性化管理水平,为护士提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温暖积极向上的专业技术工作环境,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护理团队文化
  • 简介: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自我暴露程度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我暴露与自我隐藏量表对11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自我暴露程度均处于正常水平;(2)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自我暴露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3)年级不同对自尊水平影响大,而对自我暴露程度的有边缘性影响;性别对自尊水平无显著性影响,但对自我暴露程度有显著影响;不同自尊水平个体对自我暴露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自尊水平的提高,自我暴露程度也有所提升。

  • 标签: 自尊水平 自我暴露 大学生 相关研究
  • 简介: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每年的自杀率在十万分之十左右,而且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是关系到学生背后的整个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发展大计。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心理辅导 高等院校 民办 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 简介:考察大学生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年级上呈显著差异,表现为“V”字型;大学生沟通方式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好、指责和超理智型沟通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打岔型沟通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指责和超理智型沟通方式能显著负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打岔型沟通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结论: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萨提亚模式 人际关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高校314名大学生肥胖现状和晚睡频率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14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晚睡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检出率(P<0.05);大学生平均BMI值与睡频率成正相关。结论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晚睡的习惯可能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大学生 肥胖 BMI 晚睡
  • 简介:《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表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并呈现低龄化发展[1]。缺乏运动动机是大学生消极运动的因素之一。运动动机指的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满足的需要或需求,是人们参与和维持锻炼行为的心理动力。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动机和运动持久性呈正相关,且能正向预测运动的频率和强度[2-6]。国外的研究也证明了运动动机能正向预测运动行为[7,8]。

  • 标签: 缺乏运动 身体素质 大学生 国民体质监测 数据显示 视力不良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抽取临沂大学400名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考察他们偶像崇拜的结构特征、类型,以及偶像崇拜的态度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淤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对象以影视明星和企业家为主并多为实质性欣赏。于偶像崇拜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励志和增添生活乐趣,消极影响主要是爱看电视,浪费时间和上课分心。盂男性大学生较女生更容易产生高程度的偶像崇拜。榆偶像崇拜态度中个人情感这一因子与自我概念中生理自我这一维度呈负相关;偶像崇拜态度中临界病态这一因子与自我概念的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虞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态度影响显著的因素是生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总分等因素。

  • 标签: 偶像崇拜 自我概念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