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水平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选取老年心脑血管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青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危险水平。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高血压,血糖升高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Framingham积分方法,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方面的发病率为100%。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L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心脑血管危险水平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类型,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为51.67%,中危率为12.5%,低危率为35.83%,对照组高危率为31.68%,中危率为13.33%,低危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低危率无差异,对照组低危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效果,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难以改变因素和可以改变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或采取有效药物治疗能够对抑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危险水平 评估效果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氯霉素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在277.4nm和296nm波长处检测。结果氯霉素检测质量浓度在10.19~20.38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水杨酸检测质量浓度在20.23~40.46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氯霉素为99.77%,RSD=0.96%,水杨酸为99.61%,RSD=0.60%(n=6)。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氯霉素酊 氯霉素 水杨酸 系数倍率法
  • 简介:摘要职业危险因素不仅直接因响到血站人员卫生与安全,还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通过总结,找出职业危险因素,提高安全意识,采取防护措施,保证输血安全。

  • 标签: 血站人员 职业危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男性性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并寻求高效应对措施。方法选择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于我院检查并被确诊为男性性功能障碍的113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危险因素。结果113例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性欲低下、勃起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且通过回顾性分析表明,男性性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男性年龄,夫妻情感不和谐,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糖尿病,前列腺等疾病。结论男性年龄,夫妻情感不和谐,抽烟、酗酒等不良情况,糖尿病,前列腺等疾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保持夫妻生活和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注重糖尿病、前列腺等疾病的防治,进一步恢复患者的性功能状况,保障生活质量。

  • 标签: 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 危险因素分享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冠心病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心脏病,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对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近5年以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指导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被诊断为病毒性感染的65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致病形式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35例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30例。暴发性心肌炎组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临床检查,暴发性心肌炎组临床症状比非暴发性心肌炎组临床症状严重;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超声检查中左室短轴缩短率参数(31±5.3)%和左室射血分数(56±3.2)%低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37±5.97)%、(73±3.7)%;经死亡率统计,暴发病死率31.4%高于非暴发组10.0%。结论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死亡率更高,血液中各项高血清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和低左室射血分数是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非暴发性心肌炎 危险因素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1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的治疗结局,将入选患者分为死亡组60例与存活组66例,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病例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病例在年龄、APACHEII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是否接受有创检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II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白蛋白是诱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ICU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将根除病因为基准进行综合治疗,进而降低本病症死亡率,促进转归。

  • 标签: ICU 感染性休克 病死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引起小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是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各种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增强感染控制的意识,严格感染管理,可使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医院感染 儿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梗塞发病相关危险一定升高。方法选择2010年—2016年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9例中并发脑梗塞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227例非脑梗塞组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糖、血脂、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两组之间血压、血糖、血脂、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等变异系数曲线脑梗塞组低于非脑梗塞组,t检验,P>0.1,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塞组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平均数低于非脑梗塞组。

  • 标签: 血压 血脂 血糖 脑梗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本文所选10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按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全部患者分成非感染组和感染组,分析探讨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10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共105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0.5%(105/1000),其中53例患者为呼吸系统感染,41例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11例患者为其他感染。全部105例患者共检出130株病原菌,其中68株为真菌,40株为革兰阴性菌,22株为革兰阳性菌。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性别、慢性疾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吞咽困难、白蛋白水平低下等方面,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因素分析发现,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白蛋白低下、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结论白蛋白水平低下、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等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保证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2例与无肺部感染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等一般资料,激素、抗生素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留置尿管、胃管等情况。结果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在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应用激素、抗生素、行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进展性卒中患者往往于住院期间出现病情加重,且临床治愈率低,故由此所引发的医疗纠纷较多。明确SIP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危险因素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分析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前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分析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措施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程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预防措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分析护理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全科门诊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反复喘息患儿39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新生儿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各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采集相关病史及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体质、吸烟接触史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0μg/L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低水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过敏体质及吸烟接触史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喘息 危险因素 婴幼儿 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术后声带麻痹的危险因素、引发原因及治疗方法,提出预防意见。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经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资料再回顾,观察性别、年龄、手术类型、体型、麻醉管理等对全麻术后声带麻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间接或电子喉镜动态检查及筛查共确诊声带麻痹患者58例,均见发声时存在披裂有振动或颤动减弱、声带振动及黏膜波,且均为单侧。其中以左侧声带麻痹为主,为38例,右侧20例。经CT检查发现10例合并杓状软骨脱位。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留管时间、体型、麻醉管理、插管难易度、全麻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7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给予保守治疗,11例杓状软骨脱位患者先给予局麻下拨动复位治疗,后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全麻术后声带麻痹引发原因以喉返神经损伤为主,危险因素较多,但多为轻、中度损伤,给予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等,均可痊愈。

  • 标签: 全麻术后 声带麻痹 杓状软骨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简单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护理水平,降低了护理危险的发生,并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患关系以及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压疮一直是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多家医疗机构将压疮发生率作为医院管理评价的指标后,使护理工作更加繁重。如果在早期阶段确定和解决压力性伤害,压疮就可能会被逆转。本文通过阐述引起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旨在预防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的总体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77例酒精依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年随访期间有无复饮分为复饮组(36例)和非复饮组(41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等,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①复饮组受教育年限低于非复饮组(t=3.490,P=0.001);固定职业者少于非复饮组(χ2=4.232,P=0.035);饮酒年限长于非复饮组(t=4.376,P<0.001);日饮酒量多于非复饮组(χ2=3.556,P=0.049)。②复饮组EPQ精神质分(t=8.172,P<0.001)、EPQ神经质分(t=4.305,P<0.001)、LES正性刺激分(t=2.420,P=0.016)、LES总刺激量(χ2=2.176,P=0.030)、SCSQ消极应对分(χ2=2.242,P=0.025)、SSS客观支持分(t=2.640,P=0.010)高于非复饮组;SSS主观支持分(t=3.312,P=0.001)低于非复饮组。③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年限、EPQ精神质评分和SCSQ消极应对分为复饮的危险因素,SSS主观支持分和教育年限为复饮的保护因素。结论饮酒年限长、不良人格、消极应对方式是酒精依赖复饮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和主观支持是复饮的保护因素。从社会心理因素着手进行心理干预有望降低酒精依赖患者的复饮现象。

  • 标签: 酒精依赖 复饮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