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33例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后,3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或痊愈,1例患者因迁延不治而病情加重,1例患者因药物过敏至病程延长,治疗有效率为93.93%。结论对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及时合理的施行抗菌药物治疗,药物过敏者,据其测试结果,需谨慎给药剂量及种类。

  • 标签: 肺炎球菌性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50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采用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即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要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对重症支原体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头孢类抗生素、利福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重症 儿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儿74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患儿37例,对本组病患施行常规的护理方案;优质组患儿37例,对本组病患施行优质的护理结合常规的护理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优质组病患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护理效果分别为5.7±1.5(d)、2(5.41%)、94.59%;常规组病患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护理效果分别为8.5±2.5(d)、6(16.22%)、83.78%。同时,优质组家属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91.89%;常规组家属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75.68%。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施行优质护理不仅能够缩短病患的住院期间,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从而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资料整合,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14例(23.33%),女性患者46例(76.67%),性别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5例单侧肺内患者,左侧31例(68.89%),右侧14例(31.11%),两则发病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CT影像结果提示磨玻璃密度阴影者共计58例(96.67%)。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CT影像具有明显的特点,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成人 肺炎支原体肺炎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奇偶数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则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对比对照组满意度77.78%明显上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经综合护理后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效果作以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8%。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咳痰、肺不张、胸腔积液、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红细胞沉降增快、乳酸脱氢酶升高,以上症状表现本组患儿所占比重分别为88.2%(82/93)、31.2%(29/93)、7.5%(7/93)、12.9%(12/93)、26.9%(25/93)、29.0%(27/93)、24.7%(23/93).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早期确诊,提高临床诊断率,阿奇霉素与孟鲁司特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冠脉支架术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依照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冠脉支架术后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36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约为91.67%;36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约为80.56%。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照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及时有效的术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冠脉支架 术后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支原体肺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8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且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为日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600例肺炎患儿,通过咽拭子采集分泌物,对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评价对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对小儿肺炎临床诊治的价值。结果在600例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为127例,阳性率为127(21.16%),且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肺炎支原体对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低。结论对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小儿肺炎疾病,咽拭子培养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小儿肺炎 咽拭子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对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和红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论小儿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较快,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红霉素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医患关系是医疗诊治活动中最根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医疗实践活动的展开。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医患之间理解与支持提高医疗水平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医院 医患沟通与交流 医患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优质护理方法的实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儿科收治的1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97.5%、并发症发生率7.5%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与小儿肺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了包含治疗护理、基础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6例患儿在经过细致综合的护理之后,效果良好,其中43例患儿治愈后出院,3例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患儿的病情有一个更加精准的掌握,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帮助患儿更快恢复,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综合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射线表现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经临床检查确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其胸部X射线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X射线胸片显示,单侧患儿17例,双侧患儿15例;此外,间质浸润型病症患儿19例,腺泡实变型患儿8例,两种类型混合患儿5例,同时有3例患儿合并肺气肿,病灶位于上叶患儿3例,下叶患儿29例。经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射线检查结果呈多样性变化,临床应注意结合患儿病症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患儿治疗痊愈。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X射线 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中采取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3例,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病变的形态、分布特点及肺实质和纵膈胸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各年龄段患儿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67.1%、51.4%,散在斑片状影占62.9%,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均占27.1%;≥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70.5%,肺实变占52.6%,树芽征、散在斑片状影分别占38.7%、35.8%。在疾病早期病程的第3~4d,多出现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影像学改变,病程的第5~6d,多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散在斑片状影多在病程的1周左右出现,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病程的第10d左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显示其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病变特点主要有支气管壁增厚、充气、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块影、肺实变等。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