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国内外精神分裂症循证护理现状,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实施步骤、应用范围、护理循证方案及循证护理效果进行综述。旨在让同行更多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前沿,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循证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康乐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病人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通过区别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结果治疗前两组量表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经过区别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病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家庭及社会治疗后,病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改变,对降低复发率,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有较好的实际意义,同时更缩短了病人早日康复,早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时间。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揭开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制)之谜。方法通过采用追溯病因法、反复思考法和不断认识法,对一例典型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反复和长期多年的分析和研究。结果经过研究,显示本病病因(发病机制)为患者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又由于受到一些精神刺激的诱导,滑入了一个难于自拔的精神“陷阱”。该“陷阱”分为心理病因层和生物病因层。心理病因引发生物病因。心理病因决定能否发病和预防;生物病因决定能否根治。结论本研究已明确该病具有包括心理病因和生物病因的两个病因,即是一个双层的精神“陷阱”。揭示了引发本病的关键的假暗示机制和“倒刺”效应。本研究发现该病是可以预防的。发现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精神疫苗。本研究证明该病是不遗传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病因(思维陷阱) 生物病因(大脑损伤) 可预防 不遗传
  • 简介:摘要随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以糖尿病,精神异常,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渐多,本文选取精神分裂症作为代表,从而探讨慢性病的起病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慢性病管理,藉此找到更有效,更直接对待慢性病改善慢性病的方式。其中截取部分文献,探讨发现,以实行慢性病管理以及自我管理进行对照实验,其中施行慢性病管理的患者不论从意识形态还是生活状态上相较后者都有较大的优势。

  • 标签: 慢性病管理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月经是妇女正常生理现象,但对精神分裂症存在一定的影响。1由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经期生理变化的影响,会出现病情反复和加重或出现新的精神症状,患者的自控能力下降,出现行为紊乱,甚至冲动行为,明显影响了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护理,这样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

  • 标签: 女性 精神病分裂症 经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和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精神病家族史40例占36.4%,其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有害因素对中枢NS的损害不明显,家庭环境良好但家庭教育不当者49例占44.50%(49/110),内向性格80例占72.7%(80/110),临床表现以幻觉妄想为主,情感不稳定、易激惹,行为紊乱也较突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提示在儿童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塑造一个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从社会文化维度研究精神分裂症,探讨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时代变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华西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历,针对病历的描述,采集了各个时点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学特征、诊疗特征,同时用各个时点的人类发展指数来反映社会文化的情况,并将人类发展指数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个调查项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十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幻听、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schneider一级症状、冲动行为症状的病理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随着时代变迁,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构成有一定变化;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文化因素 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 简介:分裂症虽然被认为是功能性疾病,但已经发现有些分裂症有器质性变化,已经脑CT、脑MRI所证实.并在脑电图、脑地形图中发现异常。那么,这些异常随时间是否有明显加重呢,为此,我们将长期住院的150例慢性分裂症脑电图、脑地形图10几年后的变化进行了随访分析。

  • 标签: 慢性分裂症 脑地形图 随访分析 脑电图 功能性疾病 脑MRI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的精神相关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反复发作,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反复发作有可能致使其人格出现变化、社会功能明显降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其家庭以及社会均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相关现状、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原因、积极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复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SPI、PANSS及RBAN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行为干预针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慢性精神分裂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行为异常、思维混乱以及情感分裂等,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除了要进行药物治疗外,有效落实相应的康复护理也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现状,并集中阐释了具体的护理对策。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黛力新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黛力新治疗,观察患者的抑郁状况变化、治疗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用于精神分裂后抑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黛力新 精神分裂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合并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分别给予电针合用喹硫平和单一喹硫平治疗8周。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2周、4周、8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2周、4周和8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显著增效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电针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包括精神康复的意义及目标、常见康复护理措施,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依赖产生原因,总结分析其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所选患者中出现的住院依赖情况,分析其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总结心理护理重点内容。结果我院住院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里,存在住院依赖心里的病人40例,占总体的30.8%;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容易产生住院依赖,医护人员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家属等的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克服住院依赖。

  • 标签: 精神病分裂症 住院依赖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重性精神病房收治的1871例男性住院精神病人,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男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136例,该病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相关,抗抑郁剂治疗有效。结论文化程度高、未婚、有稳定职业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分裂症后抑郁的机率大,精神分裂后抑郁的发生与心理反应相关,抑郁症状有别于抑郁症,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效果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9例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护理,有效控制了血压,全面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治疗的36例精神分裂病患者,让其家属陪护,并且展开半开放式的管理方法。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评定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做好临床精神分裂症有效护理措施,正处于恢复期得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向家人及病人加强疾病知识,耐心告知防护措施,避免病情复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措施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