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6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孕妇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记录其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引产尸检或产后随访结果,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检出率为91.04%,与引产尸检或产后随访结果(100.00%)对比P>0.05;6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体类型中以肾积水所占比例较高(55.22%)。结论利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检出率较高,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并实施相应处理,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的护理措施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有40例。参照组应用基础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内置双J管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内置双J管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探究,输尿管闭锁26例,狭窄30例,狭窄长度<1.4cm18例,>1.4cm且<3.5cm28例,>3.5cm10例,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择不同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观察治疗疗效后进行为期一年术后随访。结果治疗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好转26例,失败1例,一年后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情复发具有轻度狭窄情况,三个月后观察发现狭窄并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狭窄,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是轻中度狭窄,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泌尿结石B超检查的优点,分析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回顾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B超检查的120例被诊断为泌尿结石的患者,分析B超检查在泌尿结石诊断中的价值、影响因素等。结果本组病例显示,男性结石高于女性,结石类型主要为肾结石,其次输尿管结石,两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见表1。120例患者中,82例采取保守治疗,自行排出;38例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排除;本组病例中未出现误诊病例。结论B超检查泌尿系结石方便、适用且快捷,诊断价值高,大大降低了误诊的发生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B超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泌尿外科各种管道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42例泌尿患者为一组,拔管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管道的性能和泌尿科疾病的种类决定,掌握泌尿外科各种管道的护理措施及应用的要点,拔管之后密切注意性质、颜色、量同时观察有无自主排尿。结果该组病人手术都很成功,无相应的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泌尿外科疾病各种管道的拔管时间及冲洗的方法,做好管道的护理及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是保证手术的成功关键。

  • 标签: 泌尿科护理 常见疾病 管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后腹腔治疗妇产科术后泌尿生殖瘘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2018年收治的138例女性泌尿生殖瘘患者,对其具体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分析治疗疗效。结果一共138例患者,基本都集中在在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这两种病症中,导致的病因也大多集中在剖宫产术后、腹腔镜下单纯子宫切除术等,患者大多数采取腹腔或者后腹腔修补术,术中患者的基本治疗均属成功,出院之后,患者复查也未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通过治疗发现,病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尿路损伤,再加上医疗条件的落后导致接生条件的窘迫,对于女性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术后出现尿瘘也日渐减少,对于尿瘘的具体治疗的日趋完善。所以确诊为尿瘘之后,患者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用腹腔或者后腹腔进行修补的可行性,实验证明,手术成功率较高,建议广泛推广。

  • 标签: 泌尿生殖瘘 后腹腔修补术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沉渣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35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179例。A组给予尿沉渣检测,B组给予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A组白细胞数量≥20个/μL的几率为50.04%,B组为30.0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尿微生物培养结果呈阳性者566例(48.01%),B组为282例(23.9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泌尿系统患者行尿沉渣检测可提高其尿液白细胞异常的临床检出率,利于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尿沉渣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责任制对泌尿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联合护理组于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责任制系统管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心理状态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联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责任制系统管理措施可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责任制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6例,显效4例,痊愈率为86.67%,总有效率100.0%。细菌阳性率为86.67%,细菌均清除,清除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结论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轻,抗菌广谱,应用广阔。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泌尿系统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正散合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1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消石素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八正散合三金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33%和22.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八正散合三金汤治疗,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八正散 三金汤 泌尿系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对比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下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通过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大大降低了护理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泌尿外科 老年患者 术后 护理 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泌尿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价值。方法在2017年7月到2018年3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持续质量改进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之间2978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菌株鉴定,并展开药敏试验;对于产ESBLs耐药表型菌株通过双纸片法实施再次确认。结果在全部2978份尿培养标本中,通过菌株鉴定,检测出病原菌819株,检出率为27.50%;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588株,占比71.79%;革兰阳性菌166株,占比20.27%;真菌65株,占比7.94%。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前两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1.28%、屎肠球菌11.36%。且产ESBLs菌耐药性较高。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一半比例,并且产ESBLs菌耐药性较高。

  • 标签: 泌尿系 病原菌 药敏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专科护理、护理制度、护理书写、护理操作等护理质量优良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质量管理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预防者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留置尿管患者65例,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有进行预防尿路感染的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和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15.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几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并探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针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特点和病人心理特点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心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经过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病人以老年患者居多,易形成不良心理状态。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护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取得良好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特点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中西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方法。结果86例患者治愈,治愈率79.6%,好转患者14例(13.0%);无效患者8例(7.4%)。在体外震波碎石中,有9例患者实施3次碎石;45例实施2次碎石;54例实施1次碎石。有32例患者1~12d排净;25例患者13~17d排净。对患者出院后跟踪发现,患者未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泌尿结石 中西治疗 体外震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对比剂剂量方案在泌尿系统MSCT一站式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收集于我科行泌尿系统CT一站式检查的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4组,每组20例A组120kV管电压、对比剂量1.5mL/kg体重;B组120kV管电压、对比剂量1.0mL/kg体重;C组120kV管电压、对比剂量0.8mL/kg体重;D组80kV管电压、对比剂量0.8mL/kg体重。对肾动脉主干及四级分支分别评分(记0~2分),对泌尿系统图像评级(分I~Ⅲ级),分别测量各个病例动脉期主动脉及腰大肌CT值、图像噪声,计算对比噪声比及主动脉强化程度。结果双侧肾动脉评分,A与B组,C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统图像评级,所有病例均达为I级;图像噪声A高于B组(P<0.05),B与C组间无差异(P>0.05),D高于C组(P<0.05);主动脉CT值、腰大肌CT值、主动脉强化程度、对比噪声比,A、B、C组间无差异(P>0.05),D组高于C组(P<0.05)。结论泌尿系统MSCT一站式检查,低剂量对比剂方案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同时低千伏管电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血管图像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管电压
  •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生殖道萎缩及萎缩性老年性阴道炎是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发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干涩、瘙痒、分泌物异常、性生活困难以及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患病率较高,约40%以上的绝经后妇女会发生相关症状,且病程漫长,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故激素替代治疗(HRT)配合中药饮片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可极大地改善更年期女性泌尿生殖道系统症状,并提高该人群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两组采取随机应从设计,A组采取雌孕激素补充治疗+雌激素软膏阴道给药对症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再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辨证施治予不同中药方剂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对症治疗。C组采取常规疗法。对A组患者交代清楚HRT疗法的利弊关系及随诊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对B组患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及治疗周期、预期效果。在患者自愿接受的情况下,纳入相应研究组,不同意者采用其他疗法,但不纳入本研究。3组各选45例,各组年龄、绝经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以阴道健康评分情况;用药后血清E2水平,症状改变情况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提高血清E2水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优势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共选取9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通过单双号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西医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施于泌尿外科手术后疼痛中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手术后疼痛 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