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母乳添加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母乳添加喂养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母乳喂养宣教手册,让家属对母乳喂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母乳添加的使用时间、方法和储存等进行指导与管理。结果50例患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增长速度均达到正常范围,其中24例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但经过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母乳添加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明显促使患儿正常生长,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极低体重儿 母乳添加剂 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va.粘胶祛除预防一次性电极片引起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持续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右锁骨下电极片常规手工去除为实验组,左锁骨下电极片喷洒Brava.粘胶祛除后祛除为观察组。结果实验组电极片去除时疼痛减小,粘胶残留变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结论Brava.粘胶祛除可以减少一次性电极片去除时疼痛及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MARSI 电极片 Brava.粘胶祛除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添加健脾温中汤的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能全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温中汤,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到达目标喂养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所致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对于改善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脾温中汤 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代替电极板进行电针治疗的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的180例患者给予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粘贴于穴位处,连接电针治疗仪进行通电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治疗完毕后记录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其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的变化,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163/180),疗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7.8%(176/180)。结论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代替电极板在电针中的应用,使操作更加简便,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保障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适合在临床广泛地开展。

  • 标签: 一次性心电电极 电针治疗 电极板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融电极在子宫肌瘤剔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观察组使用消融电极进行子宫肌瘤剔除;对照组使用传统电极行子宫肌瘤剔除。以切割效率、止血效果、术中烟雾干扰情况、冲洗吸引效果评价作为主要指标,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作为次要评价指标,评估观察消融电极在子宫肌瘤剔除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烟雾干扰情况、冲洗吸引效果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试验组手术时间(38.8±5.5minvs.50.2±5.9min),术中出血量(30.6±3.5mlvs.60.7±5.6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的切割效率、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融电极剔除子宫肌瘤可以有效减少术中烟雾的干扰,提升冲洗吸引效果,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消融电极 子宫肌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展开反向添加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疗法的效果。方法筛选与随机对照105例因子宫内膜异位、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进入我院的患者,52例A组展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疗法,53例B组则联合展开反向添加疗法,给予两组疗效比对。结果52例A组有效率73.08%(38/52),53例B组有效率是96.23%(51/53),(P<0.05)。结论临床救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展开反向添加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转归,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FSH值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值 反向添加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的疗效评价分析。方法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术后应用GnRHa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是否应用反加疗法将纳入病例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疼痛症状、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E2、FSH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加组治疗后E2高于未反加组,FSH水平低于未反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应用个性化反向添加疗法治疗能显著缓解术后不良反应,疗效与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 反向添加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的方法和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的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窦律下植入心房电极患者1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房波振幅、阻抗、术后起搏阈值,并对两组患者置入心房电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都成功植入心房电极,观察组房波(f波)振幅为(1.6±0.7)mV,低于对照组的(3.9±0.8)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阻抗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窦律后与对照组在心房波高度、阻抗、起搏阈值等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双腔起搏器 心房电极 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44种中药,应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并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局部直线筛选法可有效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效果与HPLC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经济和有效,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直线筛选法 中药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联合心境稳定治疗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03例双相障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给予抗抑郁联合心境稳定治疗方式,治疗时间为56天,治疗有效者(有效组)和痊愈者(痊愈组)进行维持治疗,治疗时间为12个月,对比双相障碍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指标。结果103例双相障碍患者中共有77例患者进入本次维持治疗,经过为期12月的随访治疗,有效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抑郁发作率、复发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障碍患者给予抗抑郁联合心境稳定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更加适用于急性期治疗痊愈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抗抑郁剂 心境稳定剂 双相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碘对比注射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碘对比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碘对比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碘对比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添加治疗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临床确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一组为添加治疗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添加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部分改善突发性患者的听力值。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可以作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添加治疗。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对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对比肾病的发病率差异。方法收录354例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心功能Ⅰ-Ⅱ级为1组,心功能Ⅲ级为2组,心功能Ⅳ级为3组);观察对比碘普罗胺注射液对三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1]术前基础血肌酐比较,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49;[2]术后48-72小时血肌酐,2﹑3组与1组比较,3组与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3]组内比较1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和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肾功能明显下降,P<0.001。[4]以血肌酐升高≥44.2μmol/L为标准,对比肾病发生18例(发病率5.1%),其中1组0例,2组6例(发病率6.7%),3组12例(发病率9.8%),P<0.01;以血肌酐升高大于基础肌酐25%为标准,对比肾病发生71例(发病率20.2%),其中1组11例(10.4%),2组16例(发病率12.6%),3组44例(发病率36.1%),P<0.01。结论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即心功能的下降,对比对肾功能的影响越显著,对比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心功能分级 心力衰竭 对比剂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碘对比注射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碘对比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碘对比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碘对比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
  • 简介:摘要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是除手指以外感觉最敏锐的部位,因此,在优质护理广泛开展的年代,所有的护理操作中尤以导尿术对护理技能的要求最高,稍有不慎投诉就多,医患纠纷风险很大。纵观国内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舒适度,许多同道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优化该项技术,目前已有不少同道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初期单独用石蜡油作为润滑、或石蜡油润滑+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表面麻醉、直接用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表面麻醉,近年多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丁卡因胶浆作表面麻醉,均起到了一定的改善舒适度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表面麻醉辅助导尿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表面麻醉 辅助 导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疣迪搽与高频电刀各治疗尖锐湿疣96例。其结果表明疣迪搽组痊愈率92%,复发率8%;高频电刀组痊愈率70%,复发率30%,疣迪搽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明显高于高频电刀。

  • 标签: 疣迪搽剂 高频电刀 尖锐湿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患者正确使用吸入的情况。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了解正确使用吸入的情况。结果经过正确示范组85%能正确使用,而对照组只有10%能正确使用。结论老年患者对正确使用吸入方法和知识掌握不足接受能力差,应做好患者应用吸入药物知识健康教育,使患者规范正确地使用药物,达到良好的治疗、控制效果,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呼吸内科 吸入剂的指导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