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9名临床本科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3名)和对照组(6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授课,即将显微互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应用PBL与PCMC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实验教学能提高病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实验 病理学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EA和CA199在胃癌诊断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6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CEA和CA199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CEA和CA199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EA、CA199水平(18.1±4.5)、(123.7±42.3),均高于对照组(3.4±1.0)、(19.7±9.2);病理分期越高,观察组患者CEA和CA199水平越高(P<0.05)。结论血清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并判断病理分期,为疾病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专业参考。

  • 标签: 胃癌 CEA CA199 病理分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50例浸润性导管癌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密切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特征对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表现特征 病理组织学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141例经病理科证实为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和形态学特征与病例组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总结不同肺部病理组织的CT影响,提高临床上肺部结节的诊断率。方法所及入院患者中141例经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患者,运用病灶薄层、增强扫描、后技术处理等CT扫描技术,关注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等,研究肺部结节的CT表现与病例类型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不同病理组织的CT。结果在病灶部位上,结核球的部位较集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的发生部位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特征上,周围型肺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发病部位来说,结核球击中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居多。从形态特征上讲,分页征、毛刺征、空泡征等以周围性肺癌居多。

  • 标签: 肺部结节 肺癌 CT扫描技术 病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分析123例GIST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123例GIST中,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岁。肿瘤发生于胃78例、小肠32例、食管3例、食管胃交界处4例、肠系膜6例。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危险GIST分别为2例、8例、46例、57例。免疫组化106例CD117(+),82例CD34(+),26例SMA灶(+),2例desmin(+),6例S-100(+),71例DOG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DOG1、CD117和CD34联合检测可提高GIST的诊断率,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膝关节分期置换术后实施正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处理和康复指导,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以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双膝关节分期置换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其主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指导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5例老年肾病综合征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的案例,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其主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指导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结果通过对85例病人临床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老年肾病综合征主要为原发性,其中又以膜性肾病,及lgA肾病为主,同时有少部分为继发性,其主要以糖尿病肾病为主。结论在老年糖尿病综合征中,其主要为原发性疾病,同时在原发性肾病中,又主要以膜性肾病,及lgA肾病为主,在继发性肾病中,则主要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因此秘密明确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及病理特点,对于有效治疗该病,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肾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8月的8075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资料,其中413例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将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液基细胞阳性病变与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ASCUS30.43%(7/23)、LSIL45.95%(17/37)、HSIL82.35%(14/17)、SCC100%(1/1)。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筛查宫颈上皮性病变的有效手段,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进一步检查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挂图式实验教学法单一,不能准确定位镜下病理改变,讲解困难。根据院校自身病理切片资源及教材配套病理光盘图片资源自行制作病理实验教学图谱,具有方便、经济、与教学内容配套及符合自身教学实际需要等优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教学效果较好,对于高校病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病理实验 病理教学 自制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临床特点及ER、PR、Cerb-B2的表达及其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大体观察及辅助检查。结果乳腺腺样囊性癌大体观察为界限较清楚的肿块;光学显微镜检查组织形态相似于涎腺的同型肿瘤,具有双相性组织形态特点,由腺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样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化结果ER(-)、PR(-)、C-erbB-2(-)、E-cadherin(+)、Ki-67(20%+)、CD117(+)、Vim(+)、CD10(—);CK7、P63、S-100、calponin、P53部分细胞阳性。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好,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受累少见。

  • 标签: 乳腺腺样囊性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镜活检查出胃癌的检出率及胃粘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的常见问题。方法对我科近10年电子内镜活检胃粘膜8100例标本中诊断胃癌的病理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诊断胃癌为502例,检出率为6.19%,年龄25~89岁,其中32例经第二次活检确诊,3例为第三次活检后确诊,1例为第五次(其中第二.三.四次为外院活检)活检确诊,2例为胃切除手术后确诊,1例初诊时漏诊,后经复片后确诊为胃癌;1例初诊为低分化腺癌,后行胃切除手术大标本检查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胃镜对胃癌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虽然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检查很常见,但实际诊断中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总结及探讨。

  • 标签: 胃镜活检 胃癌 检出率 病理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非三阴型乳腺癌)与观察组(三阴型乳腺癌),每组各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等,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统计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与肿瘤分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类型为髓样癌、组织学分级为Ⅲ级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5年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0%,高于对照组(10.0%),无肿瘤生存率达80.0%,低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的的病理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均与非三阴乳腺啊有较大差异,更容易发生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预后效果不佳,需加强检测分子标记物与传导通路,尽早治疗,使生存率提高。

  • 标签: 三阴型乳腺癌 病理特征 无肿瘤生存率 组织学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盐酸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吸收抑制剂(SSRI),是我国抑郁药用药的一线治疗药物。本文就近年来盐酸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情绪障碍偏头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早泄、酒精依赖、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症方面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国产兰索拉唑 进口兰索拉唑 HPLC 经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扼颈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件的现场及尸检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案件侦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发生的扼颈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过程及结果。结果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发生具有一定时间性、区域性,加害方式以徒手、扼颈为主。结论扼颈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件基本都属于他杀,在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中注意甄别扼颈致死后伪装自缢的情况。

  • 标签: 扼死 机械性窒息病理学改变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在法医学检查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人体损伤,人体损伤包含的种类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案情的侦破工作增加了难度,而对于案发现场存在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死亡人员,对其损伤分析可进一步了解死者是否属于在杀人后自杀,本文主要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分析论述了法医损伤学分析在杀人后自杀案件中的作用,从而为同行提供一种侦破杀人后自杀案件的法医学检验方法。

  • 标签: 法医损伤学 杀人后自杀 案件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岳阳地区2013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岳阳地区2013年出现麻疹流行趋势,共报告麻疹病例284例,发病率4.95/10万,比2012年上升了7000%;发病集中在3~6月份,在发病人群以18岁以上成人和<4岁婴幼儿多见;报告病例中达到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月龄(>8月龄)者195例,其中有MV免疫接种史的占9.85%,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祥的分别占79.22%,11.26%。结论发病年龄出现双向位移,婴幼儿和成人,特别是流动儿童已经成为麻疹发病重点人群。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