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及CA153检测对癌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对胸腹水中CEA、CA125、CA199、CA153进行检测。结果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结论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癌性胸腹水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体检的患者100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肺癌组(55例)、肺良性病组(24例),健康组(21例),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技术(CMIA)来检测血清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指标,以评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肺癌组55例血清SCC、CEA、ProGRP、CYFRA21-1等指标含量,均优于肺良性病组、健康组(P<0.05);且肺腺癌组检测中,CEA阳性率优于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在肺鳞癌组检测中,SCC阳性率优于肺腺癌组;在肺鳞癌组检测中,CYFRA21-1阳性率优于肺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在小细胞肺癌检测中,ProGRP阳性率优于肺鳞癌组、肺腺癌组,(P<0.05)。结论临床开展肺癌诊断工作时,以SCC、CEA、CYFRA21-1、ProGRP联合检测,可改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早期患者50例为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与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分别作为B组与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在A组中,低分化型患者糖链抗原(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与Ⅳ期患者、肝脏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CA72-4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使用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给予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保证患者早确诊早治疗,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早期检测 肿瘤标志物 胃癌患者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5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l25、CA19-9、NSE、CYFRA21-1)进行分别检测,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各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比较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肺癌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7.14%(102/105),特异性为100.00%(100/10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特别是灵敏度大幅提高,与单独检测结果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鉴别,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还可以为肺癌的分期、预后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70例原发性肝癌70例对照(其中20例肝硬化,20例良性肝血管瘤,30例健康者)的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结果原发性肝癌AFU,AFP,CA125,CA153.CA199指标与良性肝血管瘤、肝硬化、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肝癌的阳性检测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U AFP CA125 CA199 CA15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化疗术前血浆肿瘤标志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行胃癌术的患者,术前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43例,视为研究组,术前未进行检测3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以及标志物检测的具体报告及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中CA199、NSE、CEA、CA242等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针对性的检测指标有对比治疗依据。结论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有利于术前评估病情和术后制定诊疗方案。

  • 标签: 胃癌化疗 血浆肿瘤标志物 检测结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接受术后化疗治疗,对治疗前后TAP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TAP阳性率(96.67%)均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ALP),检出差异明显(P<0.05);本组患者治疗前TAP表达阳性率为96.67%,治疗后阳性率下降至53.33%,同时治疗后TAP凝聚物面积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TAP阳性率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可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肿瘤标志物。开展化疗治疗,可有效改善TAP表达水平。

  • 标签: 结直肠癌 血清肿瘤异常蛋白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作为肺癌组,同时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得其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两组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测得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分别高于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和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测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得借鉴。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肿瘤标志物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患者采用肿瘤标志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137例乳腺肿瘤患者以及72例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理检测将乳腺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检测三组入选对象血清中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各项指标含量,并且对比分析三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病理切片诊断分析,诊断出良性乳腺肿瘤患者62例,其中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乳腺增生,21例纤维瘤。恶性乳腺肿瘤患者75例,其中5例髓样癌,8例导管原位癌,62例浸润性导管癌。恶性肿瘤组患者的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患者以及健康正常组(P<0.05),而良性肿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和健康正常组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瘤患者的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对于临床鉴别、诊断早期乳腺恶性肿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应用液基溥层制片技术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诊断意义。方法统计2012.5~2013.5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3例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应用液基薄层技术与传统涂片两种方法诊断为恶性肿瘤、可疑恶性肿瘤细胞病例留存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均采取双盲法由同一细胞医师诊断,同时追踪其手术切除病检结果及其免疫组化进行对照。结果对354例颈部抽出囊液标本直接传统涂片及处理后液基薄层制片二者对比,应用液基薄层制片在颈部穿刺抽出囊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3例,可疑恶性肿瘤细胞2例。传统涂片4例漏诊。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6.67%;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71例乳腺抽出囊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7例,可疑瘤细胞3例,传统涂片2例漏诊。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8例乳头溢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可疑瘤细胞1例,传统涂片1例漏诊,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结论液基薄层制片法在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标本的诊断中,灵敏度共提高了66.67%,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且能确明诊断较适宜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技术 恶性肿瘤 乳头溢液 穿刺抽出囊液标本 细胞学诊断
  • 简介:摘要中医药在肿瘤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作用,肿瘤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可以减轻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与劳动能力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和延长生存的时间。肿瘤的康复治疗是结合多种治疗的综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分别加以治疗,也可选择几种适当的康复疗法。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 标签: 肿瘤 中医 复疗法
  • 简介:摘要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的疗效呈平行关系。患者发热时,可伴有高热、惊厥、谵妄、休克或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肿瘤 发热 疾病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A组,以同时期于本院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B组。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结果均显示观察A组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及疾病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手术时间有所缩短、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并发症虽有发生,但可确保一次性完成手术,另外术后疾病复发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略有降低,远期治疗效果较佳,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 膀胱部分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2013~2015年期间本科收治的36例行腮腺肿瘤切除术加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之一,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更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租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予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改善疼痛的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最大限度的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 疼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肿瘤晚期卧床的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位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其中22例压疮患者,除3例患者病情恶化未愈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愈合出院。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护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不但可以减少压疮的产生,缓解患者的病痛,同时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压疮 护理 预防